金融信息
推荐平台

建设银行山西省分行十大“最美建行人”

       道路长短可以用尺子测量,生命长短可以用时间计算,那么人生的价值如何衡度呢?日前出炉的十大“最美建行人”的故事给出了答案。
 
       新时代有新使命,新时代有新担当,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好建行故事,展现新时代建设银行新形象,推动全行“有质量有效益”发展,建设银行山西省分行组织开展了“最美建行人”评选宣传活动。经推荐报送、网络投票、机构投票、专家评审及省分行党委审定等程序,日前,十大“最美建行人”脱颖而出。
 
        这些“最美建行人”来自不同岗位、不同条线,他们中有走遍千山万水打通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的客户经理、常年奔走在脱贫一线的扶贫干部、身患疾病依然坚持工作取得不凡业绩的基层员工、创新服务方式提供可复制模式的青年团队……他们的热忱精神、创新勇气、坚强品格,向全行传达了一种理念——只要奋斗,你就是“最美建行人”,就是前行的力量。
 
         ◆奋斗的青春最美◆ 高翔 太原分行亲贤街支行     
 
       2018年8月17日,是太原亲贤街支行的特殊日子。随着客户小杨在“善融家园APP”上点击“支付”,缴纳了他心仪已久公寓的租金,我市“蓝海项目”的首笔线上交易成功落地。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高翔的努力与付出。
 
       2017年10月,高翔调到亲贤街支行担任网点负责人,如何打造网点业务亮点持续前进,是他每天思考的最大问题。这时,建行提出了“住房租赁”发展战略,“蓝海项目”犹如一场期待已久的海风,踏着海浪翻滚着走来。高翔意识到,或许这也是亲贤街支行的蓝海。万事开头难!由于是新业务,之前并无该项目落地经验可借鉴。“蓝海项目”如何做、怎么做,能做成什么效果,为何要投入如此大的精力去做,员工心里都没谱。
 
      为了让大家加深理解,白天,高翔带着网点员工去上级行业务部门进行项目对接,在学中干、在干中学,晚上,利用夕会时间组织头脑风暴、讨论研究,还将个贷中心迷你版建到了网点。让“蓝海项目”在亲贤,人人成为行家。
 
       本领学会了,找客户之路也不易,开辟蓝海之路第二难就难在客户对“住房租赁”业务的陌生。为了给“蓝海项目”寻求合适的客户,他们常常奔波在各个不同项目公司之间。同事们常常打趣:高行长不是在蓝海里,就是在去蓝海的路上,就是个“海漂”。从住房管理公司到房屋中介公司,从房地产开发商到各个项目公司,他们一遍遍地讲。
 
        一次次被拒绝,一次次的失望,虽然屡战屡败,但他们依然屡败屡战。最终,山西一诺一客公寓管理有限公司对“蓝海项目”抛出了橄榄枝,愿意合作。短短一个月,千余套房源上线成功。“任何时候,都要敢于做梦、勇于试错,奋斗的青春最美。”高翔笑着说。
 
       ◆不放过任何一件小事◆郭志军  晋中分行办公室
 
       每天,总有个人比大家提前很多到达单位、推迟很多离开单位,这儿转转、那儿看看,很爱啰啰嗦嗦,发现任何问题就要说、就要管。他就是郭志军,人称老郭,总能找到别人看不到的问题,口头禅是“不放过任何一件小事”。
 
       老郭今年51,从部队转业到建行,在后勤安保岗位一干就是20年。性子直、说话直、腰杆更直。5年的军旅生涯,锻造了他沉着冷静、正派担当的性格,来到建行工作后,军人本色不改,敢说、敢管、敢干。
 
       “老郭太啰嗦!”要是评选“最不近人情的人”,老郭可能是行里得票最高的。在分行办公区,大部分同事都被老郭啰嗦过——“灭火器怎么能这么放?”“垃圾千万不能这么扔。”“这儿可不能抽烟。”别人眼中的“小题大做”“鸡蛋里挑骨头”却是老郭时刻紧绷的“安全弦”。
 
       “老郭太较真!”说起老郭,保安公司很“不满意”,这源于老郭的“火眼金睛”。抽查监控录像时,老郭发现运钞环节中,几个保安下车后的站位有问题,不是在监控上看不到,就是警戒指示不明显。不行!必须改!他和保安公司不断沟通,跑去给他们上培训课,几次“盯梢”现场抽查后,大家都规范了。
 
       “老郭太拼命!”有“暴徒”手持菜刀闯进营业部大厅抢劫,老郭抄起身边的凳子,将菜刀直接打飞。歹徒没了“武器”,大家一拥而上,成功化解了险情。后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做了专门报道,大家纷纷赞叹,真是个“拼命三郎”。
 
        如今,大家都觉得老郭那股子严肃劲儿,还挺可爱的。
 
        ◆做好农户的贴心人◆王晋中  吕梁分行文水支行

       来自农村的王晋中,曾一心想要离开农村,但如今做了普惠金融业务后,再也不这样想,反而是立志要做好农户的贴心人。
 
       几年前,建行在文水县发放了30万张社保卡后,王晋中被安排去各村镇推广POS机。当时,他心生疑惑,“我从小就长在农村,村里能有什么业务前景?”尽管有疑惑,但还是努力去做。然而进展并不顺利,文水县有199个自然村,村多面广。有一次,他跑了近三十里地到一个名叫“大圪堆村”的村子,村里完全不是县社保局介绍的“有两百多户人家”,而是只有两个人,一个瞎子、一个瘸子。还有好多人不理解,觉得他是搞传销的骗子。尽管他每天超过12个小时都在路上,但最初几个月的装机量仅有15台。
 
        有一天,路过一个村子,村里的大喇叭忽然响起来,“社员同志们注意啦!……”一下子使他想到了微信群。很快,他把所有目标商户都拉到微信群,进行批量培训,同时在每个乡镇培养一两名技术员,引导大家互帮互助,常见问题尽量自行解决。不到三个月,微信群中的商户就达三百多人,几乎覆盖了每一个村。商户们又联络着村里的老百姓,通过这个网络,该行的服务触角真正延伸到“最后一公里”。
 
       每天,他总会接到很多陌生电话寻求帮助,甚至有人丢失身份证,也会找他在群里吆喝一声,不出10分钟,身份证就能找到。尽管很多事情不在他职责范围内,但他会尽力帮助大家。渐渐地,他获得了更多信任。如今,他与农民打成一片,看着农户可以从服务点领取补助款、养老金,再也不用为几十块几百块钱来回坐一两个小时公交车,感受着老百姓发自内心的认可,他开心地笑了。
 
 
       ◆从倒数到第一◆李文生  晋城分行信用卡中心
 
       提起李文生,他和信用卡业务的故事总被津津乐道。从倒数到第一,他造就了一个“传奇”。
 
      2017年,他从网点负责人调整到晋城分行信用卡中心工作。刚来卡中心的时候,压在心头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系统里积压的8000个信用卡审批单,时间最长的有近两个月。透过这些积压件他发现了长期以来制约业务发展的三个痛点:服务意识、服务效率、服务质量。于是,他做了三件事。
 
      首先是为基层减负。基层是打粮食的地方,要最大限度服务好他们,让他们少说一句、少跑一趟、少干一些。如今,在晋城行每个网点的高柜、低柜“流行”着一张小卡片,上面标注着办卡流程以及优惠活动。营销人员不用多说话,只要让客户拿上卡片,客户需要的产品和活动信息都能在此找到。
 
       其次是给中心加压。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以前客户提交完办卡申请,审批是否通过告知他们。现在,该中心承诺:“4个工作日必须给出结果”。限定了时间,理顺了流程,为了能再快一点,李文生向省行申请把征信、审批业务、调额权限下放到中心处理。如此,点燃了基层的营销热情,提升了中心的工作效率,疏通了业务的“堵点”“痛点”。
 
       还有关键的一点,是让卡活起来。总行刚推广“慧兜圈”时,晋城不是试点行,但李文生认为这个业务新、产品好,就和大家对照课件,按图索骥,不仅成为首批“慧兜圈”商户落地分行,还是省内首家完成“慧兜圈”MIS改造的分行。2017年、2018年,他们的“慧兜圈”扫码收单交易额均位列全省首位。同时,他们和当地一家超市合作,客户刷积分就能自动扣减结账,实现了全省首家商户的线下积分兑换。
 
       ◆小改变带来大效益◆太原分行河西支行公司业务部团队

        日本某味素生产企业因为一名家庭主妇的金点子:“将味素瓶的口子再开大一点”,使原本趋于饱和的市场又上了一个台阶。可见,“穷则变、变则通”,只有变化才会带来进步。河西支行实施公司团队化经营模式,将同城扁平化机构与分行机关进行整合,高效联动,实现主要业务发展一路高歌猛进。
 
       数据是发展最有力的注脚。2018年,河西支行网络供应链累计融资12.28亿元,公司信贷业务(不含小企业)无一不良,对公条线中收净收入全省第一。先后荣获总行1封贺信,省行5封贺信。是什么使他们保持优势、永争第一?是变革后的服务管理。
 
        该团队减少中间管理层次,经营一竿子插到底。变革前,信贷客户的营销和管理,全由基层行负责,由于基层精力有限、人员不足,客户维护工作一直是过去的痛点和难点。公司业务部全面、逐步上收存量信贷客户的管理权限和业务流程,从客户营销、材料撰写、业务申报及贷后管理,由公司业务部负责,大大缩减业务申报流程和时间。
 
       同时,上下联动互相补位,对于储备信贷客户,基层行推荐、公司部跟进,一方面减轻基层压力,扩大营销层面,另一方面为客户提供更加专业的指导和服务。最近有笔业务仅用两天就完成了全部流程,客户惊叹不已。
 
       此外,团队工作模块化定制式。团队12人,平均年龄34岁,全部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形成前、中、后期三大模块。前期模块主要为客户前段接触、跟进营销、建立关系,负责客户沟通、材料收集撰写。中期模块主要为项目指导、业务申报、流程跟踪。后期模块为贷后管理和风险管控环节。要求全员会营销、能撰写、熟申报、精操作、强管控,人人多面手,个个挑大梁。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屡经波折的营销,通宵达旦的放款,夜以继日的工作,都转化成河西支行公司业务部的业绩指标。
 
       ◆让科技更接地气◆史晋峰  长治分行网络金融部
 
       在长治市觅优便民市场,有一种智能溯源电子秤。身材小,却有大能耐。凭借“智能慧眼”,不仅可生成二维码,实现轻松付款,还可打印追溯二维码,知晓蔬菜水果的“出身”,方便又实用。把这项黑科技带进千家万户的人,叫史晋峰,长治分行网络金融部的专职技术骨干。
 
        “电脑坏了,找史工;远程连不上了,找史工,科技平台上线更要找史工。”在别人眼里,史工是问不倒的“十万个为什么”,什么问题都能解决。只有他自己知道,要想别人问不倒、难不住,就得先行先试,走在人前头。他常说,用技术给别人解决问题,有获得感,有成就感!
 
        “史工,长治学院每年学杂费收取工作量太大,问咱们能不能想想办法。”去年9月初,接到一个焦急的电话。史工马上想到总行新开发的“行业云实时代收费”系统可以解决此问题,但这项业务在我省尚属空白,所有人都在摸着石头过河。面对系统上线流程不明、技术对接无人知晓等问题,史晋峰没有畏难,“月底必须上线!”史工给自己立下了“军令状”。
 
        现实远比预想的更加困难。起初,他简单地认为,只要安装好软件,将系统打通,再进行测试、调试,就能把工作完成。进入对接阶段,他发现要么只能连通内网,要么只能连通外网。百思不得其解的他,将已配好的网关去掉,接了一台路由器。但问题并未解决。他转而怀疑地址不对,重新更换了地址,用笔记本电脑进行匹配,但还是没有奏效。
 
        问题越复杂,越激发起史工探究的兴趣。
 
        那段时间,他不是向省行科技部门请教,就是上网搜索解决办法,甚至走路、吃饭都在思考解决办法。一旦灵感闪现,就立刻把思路记到本子上。经过一遍遍的尝试,他将系统访问途径从网关改为LINUX,问题终于解决,系统如期上线。
 
        正是史工这样的人,让科技改变生活,让科技更接地气,更有人气。
 
        ◆永远在路上◆杨殿林  临汾分行乡宁支行

        2年、700个昼夜,12个乡镇、52个行政村、134个自然村,762户贫困户,行走山路5000公里,发放全省首笔扶贫贷款,累计3600万元。这就是杨殿林,永远在路上,不是在走访村民的路上,就是在为村民解决问题的路上。
 
       杨殿林是行里的对公客户经理,两年前,开始做扶贫工作,主要驻村走访、发放扶贫贷款。每一天的工作,需从前一天晚上说起。村民们不好集中,头天晚上就得和乡里、村里的干部沟通好,通知到人,要不去了白耽误工夫。早上六点半,打印贷款资料,带上“龙易行”出发。很多村在山上,路不通,得扛着设备和资料走上去,紧赶慢赶,到了就八九点了。
 
        最近的半个多小时,远的需要个把小时。去年八月份去的那户最远,往返花了四个小时。三十五六度,爬上去衣服都透了。其实,那个村就放一户贷款,老两口没想到老杨会去,走的时候把老杨送出去很远。在村里不容易,有时办完业务想吃口饭,可有的村里连小卖铺都没有。
 
       “其实没啥,有苦就有甜嘛。”老杨笑着说,“刚进村的时候,老乡们不知道咱们建行来这村里到底是干啥的。我就一户一户的跑,帮他们申请贷款、要点补助啥的,人心换人心,工作慢慢就顺了。”
 
        老杨又照例出发了,作为一名新司机,他转弯、换挡还不熟练,甚至有些“笨拙”,下午时分,阳光暖暖地洒落在车里,他头发里的“银丝”闪闪发亮,而更亮的,是那颗要奔去为村民服务的心……
 
 
      ◆一张“跪椅”的诉说◆张妙玲   忻州分行代县支行
 
        我是一张普通又不普通的椅子。和别的椅子不同,它们都是用来坐的,而我,是用来跪的。我的主人叫张妙玲,是忻州代县支行的客户经理。她在我身上跪着工作了185天、1700多个小时。我疼,她更疼。
 
       2017年,妙玲姐得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疼腿麻十多年了,起初,她没在意。直到在单位疼的站不起身,躺在床上翻身都困难,她才意识到病情的严重。从县里辗转到省城再到首都,一个多月,妙玲姐是在担架上过来的。
 
        最严重时,近在身边的手机够不到,妙玲姐哭了。妙玲姐是军人出身,我从来没见她哭过。她以前身体真棒,从没打过针,从没输过液,从没进过医院,在单位抱着几十斤的信贷资料跑来跑去,一点儿都不惜力。
 
         没想到,身体这么好的一个人突然就倒下了。更没想到,短短几个月,她又上班了。腰部吃不上劲,站着腰疼,坐着腰更疼,只有平躺着才能好一些。行里的信贷客户全在她这,她躺不住。说服了家里人,自己一个人就去上班了。
 
         妙玲姐家在四楼,平时几分钟的路她花了整整55分钟,身上的衣服全溻湿了。到了单位,站不得,坐不得,就这么跪在椅子上,手撑着一点桌角工作。2018年最后一天,妙玲姐没休息。为了把智能撮合平台的指标赶上去,她四处打电话营销,甚至跑到街上一户一户走访。
 
       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凭着这股劲儿,她做到了。短短五十天,智能撮合综合服务平台成功注册110户,实现商机撮合100条,全省第一。全年营销小微快贷客户76户,投放金额2406万元,忻州分行第一。
 
       ◆心中的天平◆张跃武  省分行机构业务部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架天平,因为自己的坚守和追求,而倾斜于不同的方向,演绎不同的人生。张跃武心中的那架天平,永远只倾斜于一方,那就是精益求精做好工作。
 
       前段时间,张跃武生病住院。没想到,同事们依然常常在半夜两三点甚至五六点收到他的微信工作提示。医院里,他总趴在病床上,拿着手机上不停地安排布置工作。张跃武背部早就长了一个毒疮,因为工作忙一拖再拖,终于在去贵州考察的路上挺不住了。因为错过治疗时间,毒疮已肿成核桃大小,先后做了两次全身麻醉的手术才清理干净。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去年夏季的一天,张跃武和大家在走访某支队的路上,突然接到电话,称母亲突发疾病,从忻州宁武带到太原来住院。但张跃武知道,八一慰问对行里也是大事,不能不去。深夜,当他忙完工作走进病房,看着被氧气罩、输液瓶、滴滴嘟嘟的监护仪包裹着的老母亲,他心里一紧、鼻头一酸,“今晚不走了,多陪陪您。”那天晚上,他一夜没合眼。
 
         两天后的上午,在去往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的路上,哥哥再次打来电话,“妈不行了,赶紧回来吧!”等他赶到医院,母亲已处于半昏迷状态。第二天,母亲就走了。母亲的离开,或许是张跃武今生最遗憾的事。但如果一切推倒重来,他依然会做出同样的抉择。
 
       ◆网点就是咱的家◆太同分行魏都大道支行团队
 
       “别人不办的业务我们办,别人不去的地方我们去,别人不用的时段我们用,别人不迎的群体我们迎。”这是大同分行魏都大道支行的对外承诺。有人质疑,这样做是不是有点傻,但该支行始终坚信,能得到社会和客户的认可就是最大的财富,大家都说“网点就是咱的家,为了这个家,要让客户和员工双满意、让业绩和收入双提升。”
 
        在支行每个区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二维码摆台,通过精细管理和精准营销达到获客活客的效果,同时还可以为客户随时随地的提供服务。不仅给物品定位,人员也要进行区域定位,大堂站位是个三角形,有三位专职和一位弹性大堂组成,一号大堂负责迎来送往、便民服务,二号大堂负责智慧区域的指导、电子银行的激活等,三号大堂是网点的灵魂,负责资源调配。还在每个区域都放置了相应的呼叫按扭,方便员工和客户随时找到对应的人。
 
        该团队在管理上更注重过程管理,每日班后,全员都要进行半小时电话营销。营销主管负责网点的业绩统计、通报,对没有完成日目标的员工进行现场指导和帮扶。还对提升服务水平和加强环境管理制定了更高标准,并实行天天督导制,通过回放录相方式,先由各岗位自查,再换岗位互查,最后在不同抽查时段,对每个岗位的服务流程与标准、区域卫生清理、物品定位归位等内容进行全面检查,截图通报,点评总结,做到逐日提高。
 
        五年的坚持和坚守,树立了品牌,赢得了口碑。2014年起开放了公共卫生间和爱心取水点,温暖了广大客户的心。五年来,支行和个人共获得奖牌124块,每块奖牌的背后都凝聚着团队无穷的力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信用帝 » 建设银行山西省分行十大“最美建行人”

福州贷款找我们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