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轮次通常这么几轮,种子轮,天使轮,A轮,B轮,C轮,D轮。
因为每轮都会有不同的意义和要求,所以,当上一轮的资金不够帮助达到下一轮要求后,通常会在当下增加一轮。
比如,Pre-A轮,就是拿到天使轮投资,但是还没有达到A轮要求,所以增加一轮融资,以达到A轮要求,以便启动A轮融资。又如Pre-IPO,也有用D+,C+等。
每轮的意义是这样的。
很多小伙伴会用融资金额来区分每个轮次。越往后的轮次,金额越大。虽然从一般规律上是这样的,但这种理解是片面的。
比如,造车的项目,天使轮可能就是50个亿,甚至100个亿。又如,一些上市前最后一轮的融资,Pre-IPO,一般金额都不会很大。原因是这笔钱不是用来做市场占有率,而是为了满足上市要求,如盈利指标,财务规范等等,所以,并不需要一个很大的数字。
那如何区分每个轮次的意义呢,我更愿意用阶段来说明。一般A轮是一个分水岭,A轮以前是模式的验证,A轮以后,是市场的占有。所以,很多机构投资或者FA,只考虑A轮以后的项目,甚至B轮以后的项目。
下面具体讲讲每个轮次。
种子轮,拿到的要求是探索一个模式出来。这里要注意的是,模式探索,并不是你脑子里有一个商业创业,就能称为是探索了。针对这个商业创业,你有没有做过调研,市场有多大,痛点是什么,外部竞争者有多少,他们做的怎么样,你发力点在哪里等等。甚至可能的话,整个模式环节中的几个点,你已经开始了。那会更容易帮助你拿到种子轮的投资。不过现在种子轮很难拿,一般都会给比较明星的创业者,或者有过成功创业经验的。天使轮,拿到的要求是模式部分的验证。你已经启动了项目,并且运营了一段时间,有了一些运营的基础。这时候模式中的一部分已经不在只是想法,而是确确实实的落地了,并且落在了运营数据,甚至是财务数据上。那这时候,看的就是你验证的部分价值有没有得到资方的认可。这个阶段因该注意的是,要用最小的代价,最快的速度来做出资方认可的价值验证。所以设定项目真正的价值目标是很重要的,以及设计到达的路径。A轮,拿到的要求是模式闭环的验证。这时需要将整个模式跑通,并且形成闭环。比如,从用户的引流,到流量的承接,承接后,如何转转化,转化后,如何有粘度,有粘度后,如何进行裂变,以及沉淀下来的数据,如何利用等等。B轮,拿到的要求是扩张路径的完成。当你模式已经被验证了,之后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扩张。从之前的运营数据中,找到一些关键因素,将关键因素进行拆解,再将这些因素抽象出来,进行脱离现实业务的发展模型演算,基于这个模型,来制定扩张路径。比如,如果是连锁餐饮的话,你是选择再上海的环贸开店,还是在广州的老居民区开店,对你来说更合适,以及对应的财务预测。C-D轮,B轮之后的,基本就都是看市场占有率,一步步的走下去,直到走到第一,或者相对第一的位置。这里要注意的是,每个轮次的金额,其实是为了满足你走到下一个轮次的弹药。所以,经常会有我需要2000W,但是我的估值没有到2个亿,那这里需要重新设计的你的估值目标,找到一个平衡点。
最后,创业不易,祝愿大家都能在这条路上走到最后,一起砥砺前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