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11日,已开业的23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已有10家的2018年净利润数据浮出水面。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2018年盈利前三的消费金融公司分别为捷信、招联和马上,三家的净利润分别达到13.96亿元、12.53亿元和8.01亿元。10家已披露数据的消金公司中,多数公司的净利润较2017年增加,其中中邮消费金融和海尔消费金融的增幅分别达到200%和252%。2018年净利润降幅最大的是华融消费金融,同比下降88%。
中邮和海尔净利大增
在已披露2018年财务数据的持牌消金公司中,净利润过亿元的有7家,分别是捷信13.96亿元、招联12.53亿元、马上8.01亿元、中银3.86亿元、中邮2.03亿元、海尔1.68亿元,晋商消金2018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达到1.05亿元。此外,哈银消金和苏宁消金2018年的净利润分别为4987.85万元和4532.1万元。营收方面,捷信要远超其他消金公司,其2018年的营收达到了185亿元,其次是招联69.56亿元。
从净利润增速来看,消金公司之间的差异较大。2018年净利润增速最快的是海尔消金,达252%,净利润从2017年的4768.81万元增长到1.68亿元,其营收也从2017年的2.53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0.48亿元。其次是中邮消金,2018年净利润增速达200%,从6775.13万元增长到2.03亿元。招联、马上、捷信2018年的净利润也同比增加,增速分别为5%、39%和37%。
中邮、海尔净利润增速较快与其基数较小不无关系,两家获批成立的时间分别为2015年底和2014年底,2017年的净利润均未过亿元。
成立于2015年的招联和马上在净利润达到一定规模后,增速大幅放缓。招联2017年净利润达11.89亿元,较2016年的3.24亿元增长267%,而其2018年的净利润增速仅为5%。马上消金2017年的净利润5.78亿元,较2016年的652万元,猛增8758%,而2018年的净利润增速降为39%。
几家净利润增长的消金公司在2018年均进行了增资,2018年3月,中邮消费金融从10亿元增至30亿元;2018年4月,招联消费金融20亿元增至28.59亿元;2018年7月,海尔消费金融5亿元增至10亿元。2018年8月,马上消费金融22.1亿元增至40亿元。
消金公司业绩波动大
在已披露数据的消金公司中,华融消金2018年的净利润降幅最大,从2017年的1.05亿元降至1240万元,下降88%。华融消费金融成立于2016年,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持股55%。据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年报披露,其消费金融业务在2016年、2017年、2018年的收入总额分别为9010万元、7.66亿元、12.01亿元,税前利润分别为-3680万元、1.28亿元、1680万元。
不过,2018年华融消金的资产依然在扩张,2017年和2018年,华融消费金融贷款总额分别为人民币61.66亿元和78.36亿元,增长27.1%,资产总额分别为68.28亿元和81.52亿元,增长19.4%。
苏宁消金2018年同样是营收增长,净利润却同比下滑。其2018年的营收为7.42亿元,较2017年增长93%,净利润为4532.1万元,下降79%。成立于2015年的苏宁消金,大股东为苏宁易购(002024),2016年其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1.06亿元和-1.89亿元,2017年便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2.17亿元。
中银消费金融披露的2017年财务报告显示,其2017年净利润高达13.75亿元,根据中银消金股东之一陆家嘴的《收购资产业绩承诺实现情况说明的专项鉴证报告》,中银消金2018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分别为5.59亿元和3.86亿元,与2017年的净利润相比,大幅减少。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金融分析师杨慧敏向记者表示,2018年持牌消金公司业绩变化,一是2017年属于消费金融公司快速扩张阶段,而2018年由于监管趋严等行业变化,多家消费金融公司发展趋缓;二是2018年成本的上升,虽然营收增加,但随着获客成本和资金成本的上升,利差收窄。
尽管部分消金公司净利润下滑,但整体来看,消金公司业务规模依然在扩张之中。中泰证券分析师戴志锋、陆婕指出,目前国内已经开业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有23家,这些公司中出现业绩波动大、业绩差异大的特点。未来,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需要建立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发挥股东带来的场景优势,形成独特的获客及风控能力,通过金融科技的运用优化流程,提升效率,维持稳定的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