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调研网络电子商务平台发现,不少网络交易平台已成为“票贩子”的天堂。 伪造的票据成了一些人报销单位的凭证,这样的“报销神器”大卖。 法律工作者提醒,投机取巧买卖假票的人,实际上已经参与了犯罪活动。
“30元一张,发顺丰运费到付,高仿,扫描二维码信息……”经过一套熟练的开场白,一位提供定制火车票的卖家让记者将姓名、身份证号、已选转移信息。 不到10分钟,一张与高铁车票一模一样的“假车票”就制作完成了。 淡蓝色票底、高铁列车印刷标识、车辆时刻表信息、个人身份信息等一应俱全。
“这是高仿车票,右下角的二维码也可以扫描车票信息,但只能报销,不能坐火车使用。” 售票员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收到门票后,扫描了门票上的二维码。 内容重定向后,界面显示了首末班车的车次、检票口位置、座位等级和座位号等信息。 页面下方附注:“查询结果由12306提供,仅供参考,具体信息以车站公告为准”,与真票扫描内容完全一致。
通过对比发现,假票和真票还是有区别的。 比如假票的纸质比较薄,而真票手感比较厚,更有质感。 假票正面的信息字体与真票略有不同,但不仔细对比很难辨认。 苏州某公司财务人员告诉中青报·中青报记者,虽然有报销制度和流程,但当你拿到这张票时,用肉眼很难分辨真假。
记者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搜索发现,不少店铺表示可以出售“定制票”。
一位卖家强调,只发行过期车票,即使购买时该车次的车次还未开出,也将保证车票送至客户时已过期。 据说,此举是为了防止客户拿车。 “万一出事,我就麻烦了,政策紧,查的严,我们不接单。”
卖家还表示,很多人买票是因为经常出差,或者因为某些费用无法开具收据,导致无法报销。 “每次有新客户找到我,我都会问是谁推荐的,毕竟这是一个很大的风险。”
另一位卖家表示,他只做“熟人生意”或“老客户推荐”。 买卖双方成为利益共同体,形成熟人交易链。 “而且别人买车票没去工作算诈骗吗,如果数额太大,我们不接受,只是在法律的边缘玩耍。”
今年29岁的杨强(化名)是一名制售过期车票的“票贩子”。 去年12月,他被南京铁路公安从老家西安带回南京。 记者在南京铁路看守所采访了杨强。
有一次,一位乘客问出租车司机杨强有没有火车票,杨强动了脑筋。 “制作和销售火车票可能就像有人向我要发票一样,这不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2019年1月,他开始在线采购打印机、空白承印物等相关生产工具,并下载相关生产软件进行学习和试产。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开始在网上销售自制的假票。
刚开始生意不景气,一个月只有一两单。 随着客户相互介绍,杨强逐渐尝到了制作和销售火车票的甜头。 截至被抓,他已售出约200张假火车票。 一张假票可以卖到二十、三十元,每张票的成本只有6元左右。 除去邮费别人买车票没去工作算诈骗吗,他通过制作和销售假火车票赚了4000多元。 被关在看守所的杨强后悔不已,认为自己贪图小利,走上了犯罪道路。
事实上,无论是刑法还是治安管理处罚法,都有详细规定不能伪造倒卖车票。
北京市伟恒律师事务所律师周浩表示,对于明知买假、以假报销、高报低报等行为,一旦查明涉税金额达到一定数额,当事人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还构成诈骗罪。 公司使用假发票报账的行为,经有关部门抽查核实后,也将予以处罚。 伪造、倒卖面值五千元以上的假冒有价票据,或者非法牟利二千元以上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周浩分析,倒卖过期车票的猖獗说明,客观上仍有大量为财务报销而购买的车票。 要改善或避免此类犯罪,完善企业和单位的财务管理是治本之策。 由于假凭证难以辨别,单位财务人员很难辨别真假。 可能会改为要求员工出具承诺书或进行一定的处罚。
周浩建议,在监管监管方面,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门票防伪难度,公安机关也要加大打击打击力度,强化常态化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