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柳岩出品| 消费金融频道
年初以来,提前还房贷成为舆论热议话题。 无论是为了理财,还是为了减少还款利息,提前还房贷已经成为人们优化债务的首选。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拿到所有的还款资金。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中介机构和有抵押贷款的人瞄准了低息商业贷款和消费贷款。 为遏制非法转贷趋势,监管部门也在加强对相应资金的监管。
多次罚款指向信用违规
近日,银保监会同时贴出多项巨额罚单。 《消费金融频道》注意到,信用违规是这些银行的通病。
银保监会官网显示,民生银行因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分类不准确、小微企业贷款资金挪用房地产领域等14项罪名被行政处罚8970万元.
中国银行被罚3280万元,7项违规均涉及小微贷款和商业贷款,包括:1、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分类不准确; 2.小微企业贷款资金被挪用于房地产; 3、贷款资金在证券市场上被挪用; 4.小微企业贷款资金被挪用购买银行理财; 5.小微企业贷款统计数据不真实; 6、向银行职工、公务员发放个人经营贷款; 七、违反监管规定向小微企业客户收取承诺费和咨询费。
中国建设银行上周收到近2亿元的天价罚款,共涉及38项违规行为。 违规发放房地产贷款,贷款审核严重不合格,违规办理虚假抵押贷款,信用卡资金违规流入证券公司,个人贷款经营严重。 总分行因违反审慎经营规则共被处以罚款198,915,626元。
国际银行渣打银行此次也被罚款,包括挪用信贷资金并将其退回借款人或其子公司的账户; 偿还银行贷款和挪用中小企业贷款资金,部分资金用于偿还贷款本息; 个人消费贷款用于偿还贷款本息; 个人消费贷款未按约定用途使用的; 个人按揭贷款首付资金来源审查制度存在缺陷;
不仅银行个人消费贷和经营贷管理被严查,其他金融机构的相关业务也受到银保监会关注。
本月初,福特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因零售贷款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上海银保监会责令改正,并处以50万元罚款。
为加强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管理,银保监会等职能部门多次发文。
去年12月,银保监会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关于谨防非法贷款中介机构违规诱导消费者再贷款的风险提示》。 警惕非法中介的诱惑,认清非法转融通背后的风险隐患,防范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今年2月,辽宁银保监局发布《关于提前还款或再贷款的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提前还款或再贷款将面临企业贷款风险、信用贷款风险、金融风险和个人风险。信息泄露风险。 项风险。
此外,深圳也在采取措施整顿企业贷款转贷。 公开资料显示,由于近期深圳以房贷置换低息商业贷款增多,深圳监管部门约谈了部分银行,要求其加强合规审查。 一些银行也开始对涉嫌以经营贷代替房贷的提前还款申请采取更严格的合规审批流程。
银行面临困境
随着普惠金融成为金融机构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低成本个人消费贷款和商业贷款已成为行业共识。
此前,《消费金融频道》曾对银行消费贷款利率进行过调查。 目前,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已降至“3”时代,有的甚至可以低至“2”。
经营贷款方面,由于相关部门加大了对小微企业的输血力度,经营贷款的审批和发放门槛有所降低。 目前市场上商业贷款的利率在3.5%左右,最低可达2.5%。
与此同时,抵押贷款利率也在下调。 目前,部分地区可达到3%以下。 但是,在2018-2021这三年期间高位买入的,将无法享受当前的优惠利率。 首套房利率普遍在5%至6%之间,叠加楼市预期不佳,提前还贷成为首选。
贷款中介也看到了利率差异,主动招揽客户,向高阶置业者推销商业贷款,以节省利息。 面对监管风险,这些贷款中介机构会让申请人通过提取现金、使用对公账户结算等方式规避审核,从而增加银行监管难度。
以贷款200万,还款30年的房子为例。 据中介人员介绍,按等额本息年利率5.5%计算,30年共计还息208.81万元。 若按等额本息年利率3.65%计算,按经营贷款计算私人几分房贷利息多少合法,需要偿还的利息为129.37万元,经营贷款比住房贷款少79.44万元。
需要注意的是,获批的30年期商业贷款很少,大部分是10年或更短的。 这只是为了方便,比较两种相同期限的贷款。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大多数拥有巨额房贷的消费者都会选择冒险。
从目前各家银行反馈的情况和上述罚单来看,市场上经营贷、消费贷转为房贷现象严重私人几分房贷利息多少合法,信贷资金流入楼市较为普遍。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将面临监管和业绩的双重压力。
一方面,多份文件的下发和罚款的上架表明,信贷资金流入房地产已引起监管层的高度重视。 未来,他们可能会继续严查银行信贷业务问题,罚款的频率会更高。 .
另一方面,多项支持小微企业、加大小微信贷和消费金融贷款投放力度的文件,也要求银行继续扩大信贷投放规模,完成目标任务。 这就需要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业务拓展和下沉的同时,优化风控体系,准确识别真正需要他们的用户。 这对大多数银行来说是相当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