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信用卡业务蓬勃发展,各大银行积极拓展信用卡用户规模,培养持卡人用卡习惯。考虑到长时间使用带来卡片磨损、持卡人资信状况变动、用卡安全保障等因素,信用卡一般设定3-5年的有效期。当卡片即将到期时,为确保持卡人继续顺利用卡,银行统一进行续卡操作。那么,银行续卡业务管理该如何“应对”?哪些“误区”需引起警惕并避免?
误区一:续卡管理就是再寄一张卡給客户,没什么讲究
有些银行认为续卡业务偏运营类,定期处理完成即可,执行结果的好/坏对银行信用卡整体经营影响不大,没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续卡业务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既有存量客户卡片到期后的用卡体验、活性/粘性的延续、客户关系长期维系,进而影响银行客群规模、信贷余额及盈利能力。作为客户用卡生命周期延续的重要而容易被忽视的环节,规范、高效的续卡业务管理将有助于银行防止客户流失、增强使用黏性、提升客户用卡体验和满意度。
误区二:续卡业务人工操作下就行,系统自动化运营管理并不重要
有的银行以为续卡操作使用全人工的流程也可以接受,不出差错就行。其实不然,续卡客群策略设定时,不仅需结合卡产品、卡版面参数、账户/卡片状态等基本条件,同时更应综合评估续卡客户价值水平、逾期风险、用卡行为偏好和资金用途情况,设置满足业务需求的个性化续卡策略;后续每月定期进行续卡操作时,涉及续卡信息在信用卡系统更新、客户邮寄地址确认、寄卡管理等工作,人工方式费时费力且存在操作差错风险,若能采用自动化的方式运营,最大程度避免人工干预,不仅可提升续卡业务管理精细化水平,更可大大降低人员投入、防范业务差错。
误区三:卡片成功邮寄即表示续卡工作完成
有的银行认为在旧卡到期前,银行成功给客户邮寄新卡,则续卡工作即大功告成。从客户用卡管理的角度来看,寄出新卡并不意味着“成功续卡”。真正将续卡落实到位,不仅应确保持卡人本人收到新卡,更重要的后续进一步激活并使用新卡。而很多银行容易忽略续卡后期客户的促激活和用卡管理,若能在续卡后期对客户(尤其优质客群)进一步进行促激活和用卡的全流程管控,将大大有助于续卡效果的提升。
以上“误区”如何“走出”?
银联数据咨询团队教您如何正确分解续卡动作:
姿势一:分产品、分客群梳理不同产品和客户的续卡策略;
姿势二:串联续卡前、续卡中、续卡后的各项服务和操作节点搭建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流程,实现自动运营;
姿势三:搭建全流程的业务监测体系,及时发现操作中的各项问题,予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