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泡沫”?为何泡沫会产生?泡沫在什么情况下破裂?投资者是否能在泡沫破裂前预先准备逃离的计划?
简而言之,泡沫是指一种资产或一系列资产价格在一个连续过程中急剧上涨,提高了投资者对价格继续上涨的预期。当资产的价格与资产的价值偏离越来越远时,任何看似孤立的突发事件,都可导致投机者惊慌抛售,从而戳破资产泡沫。
在金融市场,资产泡沫的产生与破裂周而复始,难以避免。
美国经济学者海曼·明斯基(Hyman Minsky)在《稳定一个不稳定的经济》(Stabilizing an Unstable Economy)一书中指出,金融市场具有内生的不稳定性,因为繁荣时期会带来过度的乐观情绪和债务推动的投资。一旦银根收紧或外来冲击出现时,银行或贷方收紧信贷,而投资者的风险承担意愿萎缩,市场就会产生激烈的连锁反应。
查尔斯·金德尔伯格(Charles Kindleberger)在明斯基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他在1978年出版的《狂热、恐慌和崩溃—金融危机史》(Manias, Panics and Crashes:A History of Financial Crises)一书中指出,市场的狂热以及恐慌与信贷供应息息相关。在经济好的时候,信贷供应激增,导致市场狂热;当经济增长放缓时,信贷增长急速下跌,从而导致恐慌与市场崩盘。
泡沫的产生与破裂经过五个阶段。大凡泡沫产生之前,突破性的发展或事件导致企业的大洗牌(displacement),受惠的行业或企业受到投资者的追捧与押注。在大量资金的推动下,这些新兴的行业出现一片荣景(boom),推高了资产的估值,而资产估值的提高,又刺激了投机的情绪以及投资需求。投资者进入亢奋(euphoria)的阶段,并吸引了不明就里的新投资者或投机者进场。在这个阶段,非理性的亢奋取代了理性的判断。
投机情绪高涨,导致利率、资金周转率以及价格继续上涨。这时,懂得内情的局内人撤出市场,中止了价格的涨势。企业开始关注资金流的问题,而投机者也意识到涨势难以为继,并脱售资产以套取现金或减少债务。市场出现资金吃紧(financial distress)的不安局面。接着,任何不利的传闻如银行倒闭或企业骗局,都将导致人们争先恐后抛售资产。强力的抛售加剧资金吃紧的困境,导致市场陷入恐慌(panic)而崩盘。(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