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互联网本质是什么?无外乎通过互联网带来的技术和数字能力创新,推进传统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实现“降本增效,换轨道”。
去年,马化腾在公开信中曾表示,没有产业互联网的消费互联网就是空中楼阁,腾讯必须让互联网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把数字创新下沉到生产制造的核心地带,将数字化推进到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也就是降本增效。
我们也看到,腾讯云的B端服务体系正在和相关产业有效对接,比如摩拜单车通过腾讯云获得一整套云端与车载模块的通信服务,蔚来汽车与腾讯云合作,将云技术扩散到传统汽车行业中,打造智能车联网。
通过面向产业,面向B端,腾讯云的能力、技术的能力也得到不断地夯实。此时,在金融场景中的金融云的力量也逐步显现。
在文章《腾讯把产业互联网交给了他》一文中,提到这么一则故事。
2016年春节,泰康人寿找到腾讯,希望定制一个春节红包营销方案,用于保险用户的拉新。时任腾讯云总经理邱跃鹏带领团队,为泰康设计了一个方案,可以通过微信红包的发放,把潜在用户导流到泰康的官网上去,并且给予一定的保险购买优惠。
那一年的春节,泰康的红包活动成为了保险行业的热点。春节一过完,泰康的CFO就带团队来拜访。很多保险和金融行业的公司打来电话,想知道这样一个混合云方案是怎么操作的。此案例,后来成为了腾讯云业务伸向传统行业的触电,而且这一传统行业是门槛最高、难度最大的金融行业。
腾讯金融云是腾讯云打开局面的第四个保龄球。
在业务推广的1和2之间,存在着一条巨大的鸿沟,但是,你可以模拟打保龄球的方式,帮助你跨越这个鸿沟,这是一种叫“保龄球瓶模型”的营销方法。手里的保龄球是自己的优势行业,把它打穿,然后在优势扩大的行业里,一个一个延展,最终,占领整个保龄球赛道。
云赛道上的第一个保龄球瓶是游戏云,第二个保龄球瓶是直播云,毋庸置疑,此二者均为腾讯核心优势项。随着腾讯生态壁垒的不断夯实,包括电商、出行在内的泛互联网行业则成为第三个保龄球。
而腾讯金融云作为腾讯金融科技在“科技”部分的优势显现,现在已经被垒位云服务的第四个保龄球,可见腾讯金融科技的发展空间。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安全能力上,腾讯云服务的金融客户已经超过了6000家,合作客户包括150多家银行,40多家保险公司,20多家证券公司,以及几千家互联网金融公司,腾讯金融科技打造金融开放平台,与银行、基金、保险、证券等各行业200+金融机构进行合作。
其实,金融产品是IT、数据智能、风控、场景、运营等多流程、多环节协同的结果,金融领域又是在监管等各方面比较不一样的行业,做大、做强是需要时间和耐力的。
正如苏宁互金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所言,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本质上属于产品体验之争。在产品创新和战略布局高度同质化的背景下,用户对产品的感知是可见的。据说,腾讯零钱通这一产品内测时间长达一年零两个月,而且此类产品的打磨不在少数。
2018年可谓金融科技的大年,以科技赋能B端也成为主旋律。
互联网巨头系金融科技平台转战“B端”其实早有征兆,蚂蚁金服、微众银行、京东金融、百度金融以及360金融等平台,似乎早已闻风而动,分拆的分拆,融资的融资,均高端亮出科技平台的牌。
然而,在一众金融科技公司中,腾讯金融科技显得更为低调,或许它就像那个潜心修行的“扫地僧”,继续以稳健、低调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