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金融体系日益繁杂,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作为三大攻坚任务之首,已成为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金融作为国民经济命脉,与经济互为镜像,金融业的风险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经济风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问题
当前金融风险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金融风险交叉传导且波及面广。随着各类金融市场通道逐步打通,跨市场的资金流动导致风险交叉蔓延,风险传导机制的多元化使得以往单一的监管模式捉襟见肘,建立统一协调的系统性、功能性监管体系势在必行。
(二)改革风险在金融体系内不断累积。伴随宏观调控、严监管、去杠杆的持续推进,银行表内外业务形成的坏账增加,产融风险交织传染,从企业风险、地方风险到金融机构风险的链条传导使得金融风险不断累积。
(三)地方政府各类债务风险叠加高企。十余年来,各类违规举债导致地方政府债务无序扩张,随着民企风险不断暴露,金融机构更为信赖政府信用,而各地经济发展的刚性需求和我国经济基础建设的政府主导模式,又使得地方政府资本性支出高企,债务风险似更难纾解。
(四)企业债务违约加剧,民企陷入融资困境。2018年债市新增43家首次违约主体,其中民企违约集中,占违约机构总量的86%。下半年国家宏观调控和纾困基金等各项利好政策密集出台,但“宽货币”未能向“宽信用”传导,民企融资难及违约势头仍未有效缓解。
二、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引入科技手段,完善金融混业监管体系。建立和健全金融混业经营的统一监管框架,引入线上线下先进科技技术,加强监管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实时性。
1.打造科技支撑的风险预警及金融监管体系。引入个人和企业征信体系及评级体系,充分利用区块链技术、大数据的实时分析及交叉验证等科技手段作支撑,实现对资产与负债全链条、募投管退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的风险预警及金融监管。
2.有序推进资管改革。资管行业转型切忌一刀切式的休克疗法,须做到循序渐进、疏堵结合。要持续、规范有序进行统一的大资管监管,防范风险跨市场传导,通过资管体系改革实现更好的民间财富管理并服务好实体经济。
3.多措并举,及时有效监管新兴金融业态。新型金融风险隐蔽性强,应制定行业准入标准,要动态识别金融创新带来的新风险点,对表外业务、互联网金融等金融创新实施有效监管。
4.将跨境业务纳入监管范畴,防止境内外市场风险蔓延传导。随着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不断加深,海内外金融业务及规模不断扩张,风险传导更易更快。应充分考虑境内外市场机制及经济结构差异,做好风险识别计量,将跨境业务也纳入统一监管范畴。
(二)精准稳妥去杠杆,做好与经济发展的平衡。一方面,要发行政府债券,规范举债,合理确定发债规模;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要转变发展理念,不能再走高负债拉动增长的老路,防止融资平台公司变相替地方政府融资,同时加强长效问责机制。财政部门应编制和公布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的约束和监督。
(三)内外兼修,纾解民企困境。改善融资环境,大力发展多层次、多品种的资本市场,培育直接融资市场,表内外投贷联动,优化融资结构,激发民企活力,有效缓解民企融资难及高杠杆问题。
(四)风险有序适度暴露,建立风险追偿机制。近年来,打破刚兑是资管改革的基本政策,但仍需有序适度控制风险,要防止挤兑效应。应建立统一的公开债务追偿机制,加强审计问责、终身问责;培育不良债券处置市场,建立市场信心,保护好投资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