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四川金融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围绕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不断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切实防范各类金融风险,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全年全省社会融资规模较年初增加8086.5亿元。贷款保持较快增长,2018年末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0%,新增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超过七成,对经济形成有力支撑。信贷结构继续优化,科技企业贷款余额突破千亿大关,普惠口径小微贷款增速高于本外币各项贷款增速3.2 个百分点。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发挥定向降准、货币政策工具“结构+利率” 引导作用,推进支小再贷款“名单制”管理,发挥支农再贷款“基地化”示范带动作用,推广“扶贫再贷款+”金融精准扶贫模式,2018年末全省再贷款再贴现余额超过500亿元,有效带动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贷款量增价降。银行间市场债务融资工具发行量连续4年突破千亿,余额创历史新高,四川首单绿色债务工具、扶贫债务融资工具和西部首批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等创新品种先后落地, 在全省国家级高新区推广“双创”债务融资模式。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总体适度, 贷款名义利率在窄幅区间内保持基本稳定,债券发行利率总体下降,融资条件有所改善。
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总体稳健,发展稳中有进。银行机构强化审慎经营, 同业杠杆扩张得到有效控制,委托、信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等表外融资较年初下降664.9亿元,资产扩张趋于稳健。受同质化竞争加剧、资金成本上升、拨备计提增加等多重因素影响,银行机构总体盈利水平有所下降。地方法人银行加大实体经济信贷投放,贷款余额增速高于全省金融机构平均4.5个百分点,新增贷款首次突破两千亿元,新增贷款占全省金融机构比重同比提高8个百分点。
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总体稳健,发展稳中有进。银行机构强化审慎经营, 同业杠杆扩张得到有效控制,委托、信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等表外融资较年初下降664.9亿元,资产扩张趋于稳健。受同质化竞争加剧、资金成本上升、拨备计提增加等多重因素影响,银行机构总体盈利水平有所下降。地方法人银行加大实体经济信贷投放,贷款余额增速高于全省金融机构平均4.5个百分点,新增贷款首次突破两千亿元,新增贷款占全省金融机构比重同比提高8个百分点。
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成效逐步显现,企业全年实现股权融资同比增长8.8%;新三板挂牌企业股权融资和资本市场发行债券实现融资同比增长均为50%左右;各类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累计向企业投资同比增长近1倍;天府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展示企业6840家,挂牌企业实现融资12.5亿元。保险业风险保障功能持续发挥,业务创新不断推进,探索开展猕猴桃价格指数保险、中药材保险、水稻收入保证保险、自然灾害救助责任保险等创新保险产品。
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置力度进一步加大。资产质量下行压力有所缓解,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实现双降。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依托金融科技,规范债券市场参与者行为,债券违约风险处置取得积极进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取得积极成效,全省网贷领域机构数量、业务规模、参与人数明显下降。积极防范化解房地产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积极稳妥处置个别高风险金融机构风险。建立大型问题企业风险监测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金融改革创新稳步推进。金融机构数量继续增加,地方金融体系日趋完善, 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持续推进,成都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成效显著,“两权” 抵押试点工作继续有序开展,应收账款和专利权质押融资被国务院作为首批全面改革创新试点经验在全国推广。金融支持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取得更多成效,全省人民币跨境收付经常项下结算同比增长近50%。采用人民币结算的非金融企业较2017年新增926家。四川成为中西部首家获批资本项目收入结汇支付审核便利化试点省份。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深入推进总行“数字央行”大数据应用试点工作,自主建设货币信贷大数据监测分析系统,提升履职效率。12 个市州全域、16个市州主城区和83个县域实现面向全国的金融IC卡开放,旅游景区、高速公路、园区金融IC卡应用进一步深化。
金融与经济良性互动,四川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全省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全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4万亿元,同比增长8.0%,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8.1%,占GDP的比重为56.2%, 对GDP贡献率达57.1%;总需求持续稳步扩张,投资和消费缓中趋稳,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15.7%,仍是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消费的“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全年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83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对外贸易快中趋优,全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速高于同期全国水平近20个百分点,机电、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比重超过70%, “一带一路”带动对外承包工程出口货物快速增长。
第三产业占比首次突破50%,新动能活力持续释放,传统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多点支撑。三次产业结构从11.6:38.7:49.8调整为10.9:37.7:51.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4%、26.9%和68.7%,第三产业贡献率占主导地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大幅回升,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2.1%。传统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领域支撑作用明显,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2.1%,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6%,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10.4%;服务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全年实现增加值2.1万亿元,同比增长9.4%,第三产业贡献度达68.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8个百分点。
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置力度进一步加大。资产质量下行压力有所缓解,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实现双降。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依托金融科技,规范债券市场参与者行为,债券违约风险处置取得积极进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取得积极成效,全省网贷领域机构数量、业务规模、参与人数明显下降。积极防范化解房地产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积极稳妥处置个别高风险金融机构风险。建立大型问题企业风险监测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金融改革创新稳步推进。金融机构数量继续增加,地方金融体系日趋完善, 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持续推进,成都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成效显著,“两权” 抵押试点工作继续有序开展,应收账款和专利权质押融资被国务院作为首批全面改革创新试点经验在全国推广。金融支持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取得更多成效,全省人民币跨境收付经常项下结算同比增长近50%。采用人民币结算的非金融企业较2017年新增926家。四川成为中西部首家获批资本项目收入结汇支付审核便利化试点省份。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深入推进总行“数字央行”大数据应用试点工作,自主建设货币信贷大数据监测分析系统,提升履职效率。12 个市州全域、16个市州主城区和83个县域实现面向全国的金融IC卡开放,旅游景区、高速公路、园区金融IC卡应用进一步深化。
金融与经济良性互动,四川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全省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全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4万亿元,同比增长8.0%,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8.1%,占GDP的比重为56.2%, 对GDP贡献率达57.1%;总需求持续稳步扩张,投资和消费缓中趋稳,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15.7%,仍是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消费的“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全年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83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对外贸易快中趋优,全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速高于同期全国水平近20个百分点,机电、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比重超过70%, “一带一路”带动对外承包工程出口货物快速增长。
第三产业占比首次突破50%,新动能活力持续释放,传统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多点支撑。三次产业结构从11.6:38.7:49.8调整为10.9:37.7:51.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4%、26.9%和68.7%,第三产业贡献率占主导地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大幅回升,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2.1%。传统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领域支撑作用明显,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2.1%,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6%,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10.4%;服务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全年实现增加值2.1万亿元,同比增长9.4%,第三产业贡献度达68.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8个百分点。
物价水平总体平稳,就业市场基本稳定,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7%,涨幅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CPI涨幅已连续五年低于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6%,高于全国0.1个百分点。全省就业总量488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万人。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61元, 同比增长9.1%。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四川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把握长江经济带发展、自贸区建设等战略机遇,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中央和省委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四川金融业将认真贯彻落实稳健货币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积极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促进四川经济金融持续健康发展。(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