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12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十三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在北京举行。本次金融年会以“稳金融 稳经济”为主题,聚集100余位监管机构代表、权威专家、知名金融机构高层、实业企业家等财经人士,共论金融竞争力。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委员、副秘书长张亮应邀参加12日下午举办的金融科技主题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
张亮副秘书长指出:今年7月31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六稳”,其中,“稳金融”是首次提出,凸显了当前经济金融形势下金融稳定的重要作用。金融是经济的血液,金融不稳,经济也难以稳定。金融与实体经济紧密相连、互促共生,服务实体经济是“稳金融”的根本,“稳金融”是“稳经济”的保障,两者形成良性循环的前提。银行业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占据较大比重,银行业的稳定运营发展对于金融稳定和经济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银行业是经济金融稳定的“压舱石”。
她认为,近年来,金融科技发展迅猛,尤其是在银行业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银行的传统业态,重塑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管理运营模式,大大提升了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同时,金融科技的应用,使得银行业金融机构能够从一个更为专业化的角度,“以客户为中心”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满足客户需求,节省交易成本和时间,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引擎”,有效支持经济发展。
她强调,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强金融科技与银行业深度融合后新金融风险的防范,积极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加强数据共享与模型共建,共同构建更为立体化的金融安全防护体系,既防“黑天鹅”、也防“灰犀牛”。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造多维度、全方位的风险预警模型和风险管理体系。加强网络安全“基础防护”和“主动防御”两个能力建设,主动消除影响系统安全的负面因素。逐渐构建覆盖实时反欺诈、智能反洗钱、立体化风控体系,全面提升风险防控能力。银行业要提升数据治理的能力,探索将银行内部数据、政府部门数据及企业数据进行有效逻辑整合,形成数字化资产的同时加强贯穿数据生命周期全过程安全治理,避免数据丢失、数据泄露、数据非法篡改等风险,以保证信息安全。
她表示,作为行业自律组织,中银协始终坚持为会员服务的宗旨,发挥自律、维权、协调、服务的职能,坚定不移地支持银行业借力金融科技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质效。中银协希望能够推动银行业与金融科技进一步融合,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普惠金融、服务风险防控、服务民生改善,更好地为包括民营、小微企业在内的实体经济提供更加快捷、便利的金融服务,银企共生共荣,共同为新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贡献新动能。
本次会议还进行了圆桌论坛。来自银行业机构和著名互联网金融公司的众多重磅嘉宾就金融科技的普惠金融实践和赋能合作新生态展开了热烈讨论。
领导讲话:金融科技助力银行业 做好服务经济稳定发展的“压舱石”——张亮副秘书长在第十三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论坛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非常高兴应邀参加第十三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首先,我代表中国银行业协会对年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也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的各界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本届年会以“稳金融 稳经济”为主题,同时,分论坛又聚焦金融科技赋能普惠,这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具体体现,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金融是经济的血液,金融不稳,经济也难以稳定。今年7月31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六稳”,其中,“稳金融”是首次提出,凸显了当前经济金融形势下金融稳定的重要作用。金融与实体经济紧密相连、互促共生,服务实体经济是“稳金融”的根本,“稳金融”是“稳经济”的保障,两者形成良性循环的前提。银行业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占据较大比重,银行业的稳定运营发展对于金融稳定和经济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银行业是经济金融稳定的“压舱石”。银行业在深化改革,攻坚克难,转型发展的进程中,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今天,借此机会,我就银行业在数字化时代通过技术手段转变金融服务方式,提升金融的整体效率,不忘初心,回归服务实体经济谈三点看法。
一、金融科技提升银行业运营质效,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更好保障
近年来,金融科技发展迅猛,尤其是在银行业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银行的传统业态,重塑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管理运营模式,大大提升了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
一是提升了银行管理效率。经过多年建设,银行业已经具备了强大的系统能力,软硬件开发能力和数据治理能力,并通过积极运用云计算服务和大数据技术,大幅提升基础设施利用率,商业银行内部管理能力和效率可以支持复杂的组织运转和业务运行,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提升了银行运营效率。数字化全方位地改造了业务流程,从前台营销到中台合规风控及后台运营,目前商业银行基本实现了数字化运营,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客户服务、业务优化等传统业务流程经过数字化改造,整合了业务流程,创新了业务模式,极大提升了效率,增强业务能力与经济发展的匹配度,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可能。
三是提升了银行服务效率。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自身发展,以技术驱动金融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同时,更加开放融合,与金融科技企业深度合作,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服务专注市场服务,更加关注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
四是提升了普惠金融质效。银行业金融机构科技赋能,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成效显著。首先是运用新型技术手段,拓展服务渠道。截至2017年末,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网银、手机银行账户数已达32.8亿户,主要电子交易笔数替代率平均达到79.6%。其次是依托金融科技手段,提供线上信贷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包括城商行、民营银行在内的中小银行通过小微金融部、网络金融部、直销银行等内部部门及直销银行子公司等形式提供线上信贷服务。大型银行通过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战略性拓展普惠金融也成效显著。如建设银行推出的全流程线上融资模式“小微快贷”,截至9月底小微客户已近35万,贷款余额近2400亿元,贷款累计突破6000亿元,且运用大数据技术80%是信用类贷款。
二、金融科技助力银行创新产品服务,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有力支持
金融科技的应用,使得银行业金融机构能够从一个更为专业化的角度,“以客户为中心”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满足客户需求,节省交易成本和时间,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引擎”,有效支持经济发展。
一是产品多元化。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支付结算、存贷款与资本筹集、投资管理等领域全面对银行业赋能,银行业产品创新日新月异。电子商务、供应链融资、网络支付、企业ERP(基于数字化核心的智能)、线上一体化融资、一站式小微企业产品综合服务平台等多元化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购物、支付、融资等全链条服务。
二是服务便捷化。已有越来越多的银行机构转变金融服务理念,从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创新运营模式,提升客户体验。一些银行开发的具有 “场景化创新”“快速上线”“小步迭代”特点的数字化产品,可以做到“一分钟贷款”,甚至“秒批秒贷”,同时,积极将银行服务深度嵌入到多维度、高频次的交易场景中,围绕场景触发、数据驱动的内生规律,让银行服务无处不在,唾手可得,尤其是提升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
三是渠道便利化。金融科技使银行的服务渠道发生了巨大变化,服务突破时空限制,将业务延伸至物理网点不能服务的区域和无法覆盖的时间;数据分析等手段深层次挖掘金融需求,实现个性化风险定价,精准画像、精准服务、精准营销,将服务覆盖到长尾客户;线上服务渠道成为许多银行的发力重点,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全渠道体系。通过拓展服务渠道的深度和广度,银行服务深入到实体经济发展中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解决普惠金融发展中的不平衡的问题。
三、金融科技助力风险防控,保证良好的金融市场环境
“稳金融”首当其冲的是风险防控,随着金融服务业态不断变革和演进,如何有效防范跨行业、跨机构风险转移和交叉传染,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成为银行业面临的新挑战和新要求,同时,稳定的金融市场,也是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的基本保障。
首先,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强金融科技与银行业深度融合后新金融风险的防范,积极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加强数据共享与模型共建,共同构建更为立体化的金融安全防护体系,既防“黑天鹅”、也防“灰犀牛”。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造多维度、全方位的风险预警模型和风险管理体系。
其次,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强网络安全“基础防护”和“主动防御”两个能力建设,主动消除影响系统安全的负面因素。逐渐构建覆盖实时反欺诈、智能反洗钱、立体化风控体系,全面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再次,银行业要提升数据治理的能力,探索将银行内部数据、政府部门数据及企业数据进行有效逻辑整合,形成数字化资产的同时加强贯穿数据生命周期全过程安全治理,避免数据丢失、数据泄露、数据非法篡改等风险,以保证信息安全。
当前,金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业界已基本形成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消费者保护为前提,以发展普惠金融为重点,以风险防范为核心,以标准规范为基础的金融科技发展共识。作为行业自律组织,中银协始终坚持为会员服务的宗旨,发挥自律、维权、协调、服务的职能,坚定不移地支持银行业借力金融科技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质效。一方面,加强对于金融科技的研究,比如,联合11家商业银行业及金融科技公司的力量,完成“金融科技背景下商业银行转型之路”课题,并着手将研究成果转化成实际应用,推动和促进行业性解决方案的形成。另一方面,积极探索行业科技平台建设,比如,区块链技术和贸易金融业务融合的“区块链平台”、联合授信系统平台、金融科技实验室,等等。通过这些措施,中银协希望能够推动银行业与金融科技进一步融合,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普惠金融、服务风险防控、服务民生改善,更好地为包括民营、小微企业在内的实体经济提供更加快捷、便利的金融服务,银企共生共荣,共同为新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贡献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