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Capital One的发展史,“引诱利率”(teaser rate)和“信用卡余额代偿”(balance transfer)两大创新功能的出现功不可没,是Capital One得以崛起的基石。
时间回到上世纪80年代中。斯坦福毕业的费尔班克认为美国的信用卡行业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他找来时任咨询师的莫里斯希望共同构建一种打破行业界限、更科学的银行卡营销方式。他们计划利用一套融合了营销、信贷、风控、营运及科技等多个领域知识的决策体系,允许信用卡发行机构对产品及定价进行调整。
两人向美国20多家零售银行推销他们的想法,但最终只有Signet Bank接受了他们的提议并放手让他们去实施。费尔班克和莫里斯主导的信用卡革命正式拉开帷幕。
后来,费尔班克回忆,那时他们“警告”Signet Bank称,他们所要做的是“推倒重来,打造一间完全不同的公司”。“我们必须创造一种非等级式并颠覆一切的文化”。费尔班克说。
两人的颠覆始于信用卡利率。
费尔班克和莫里斯首先推出了“引诱利率”。所谓“引诱利率”指的是金融机构提供的一种相对较低的暂时性利率,客户在一定期限内可享受比较优惠的利率和其他权益。简单地说,就是用低利率的甜头吸引其他机构的信用卡用户转投Signet Bank。在此之后,银行销售人员就会向用户推销费尔班克和莫里斯的第二项“创举——”信用卡余额代偿服务。
信用卡余额代偿是一种跨机构式的信用卡分期还款方式。持卡人在无法一次性还清信用卡账单时,并不选择常用的银行分期还款的方式,而是通过在第三方机构申请利率较低的贷款来支付账单,再按约定的利率和期数还款给第三方机构。
彼时,几乎所有信用卡产品的利率都固定在19.8%的标准年利率,优惠和奖励也大同小异,以致发行机构相互之间均难以获得竞争优势,但费尔班克和莫里斯推出的余额代偿产品利率最低可达9.8%。这对信用卡用户,尤其是那些原来不得不依靠银行分期还款的用户来说无疑具有致命的吸引力。
比起能一次性还清账单以致无法产生利息收入的高收入用户和逾期无法还款导致坏账的垃圾用户,不得不进行账单分期却总能稳定还款的中间用户才是信用卡业务的优质客户,因为他们让发行机构既能赚到利息和手续费又不用担心诱发坏账。
在费尔班克和莫里斯两人主导的信用卡改革之前,这类数量庞大的人群犹如丰富的地下资源,宝贵却缺乏开采。引诱利率和信用卡余额代偿用价格上的优惠充分释放了他们的消费力。此外,这两项创新举措也让发行机构挖掘出那些通常难以获得信用卡的消费者和只是轻微违约客户的潜力。
新的蓝海市场由此开启。随着余额代偿业务日益火爆,花旗等其他知名银行迅速跟进Signet的模式,停滞已久的信用卡行业迎来了新一轮的爆发,美国消费者的邮箱开始被各式信用卡宣传单张所塞满。
美联社资深商业记者伯纳德·康登(Bernard Condon)曾在《福布斯》的一篇文章里指出,“莫里斯与费尔班克的天才之处在于深入所谓的优质客户的消费行为及生活方式,发掘出商机,然后基于不同的风险程度提供相应的利率待遇。”
1994年,Signet Bank将信用卡部门独立出来。新成立的公司命名为Oakstone Financial Corporation,由费尔班克担任CEO。同年,Oakstone成功以每股16美元的价格进行IPO,并于1995年正式改名为今日我们所熟知的Capital One Financial Corporate。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机构采用与Capital One类似的策略吸引系客户,如何留住客户成为了Capital One新的挑战。再一次,Capital One依靠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培训到位的市场人员取得领先。
费尔班克曾总结过Capital One与其他企业的三大不同点:首先,Capital One认为每一次(与客户的)互动都是一次销售机会;其次,业务的实现应依靠信息化战略(information-based strategy, IBS),卖什么和如何卖由数据决定;最后,Capital One销售的产品必须物有所值。
Capital One 的“客户维系专家”(retention specialist)最能体现上述三大特点。客户维系专家每日需要处理无数的用户来电,其中不少是要求关闭账户。对于Capital One来说,这恰恰是互动的开始而非结束。客户维系专家会通过这个机会提供更优惠的利息条件以挽留用户,或者建议用户选择其他产品作为替代。
此外,与单纯解答问题或进行销售的客服不同,Capital One赋予客户专家一定的决策权,而这种超越常规的自由可以释放无限的可能。
《福布斯》曾分享过一个案例。一位刚分手并被赶出同居公寓的年轻女士在为新居购买家具时发现信用卡被拒,随即致电Capital One,叙述了自己悲惨的遭遇。负责接线的客户专家不但重新激活了她的信用卡,还为这位女士免费安排了度假的机票和酒店,并奉上献花作为安慰。这个案例为Capital One吸引了大量媒体注意力,还因此上了美国知名脱口秀节目“艾伦秀”(Ellen Show),获得的曝光率与品牌宣传已远超机票和酒店花费,不失为一场成功的营销。
费尔班克说:“我们所做的是制造一台创新机器……这不仅仅是信用卡策略,这是可以运用到各种商业上的营销革命。”
随着Capital One规模的扩大,信用卡业务的坏账率也在上升。坏账率的上升导致其股票价格陷入波动。但是,一些分析师看到了Capital One采用的IBS具有的巨大潜力:IBS不仅能用于信用卡方业务,还可以用于其他一系列更广阔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上面,这足以让Capital One克服存在的问题,并走在其他技术落后、业务单一的企业之前。
这些分析师的看法是正确的。
1996年,Capital One开始从单纯的利率优惠转向新的业务模式。譬如,推出押金信用卡(secured card),要求记录不良的客户必须先存入押金才能获得信贷。这样的革新措施帮助Capital One将坏账率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与此同时,Capital One的确也没有将自己局限在信用卡业务上。
还是1996年,Capital One设立金融服务公司Capital One FSB,提供消费贷款服务。这为Capital One拓展其他金融业务,如汽车分期贷款和房贷,奠定了基础。当年,Capital One还进军了英国及加拿大市场,首次开拓国际业务。
1998年,凭借独立以来每年超过20%的资产收益率,Capital One的股价首次突破100美元,最终得以被纳入标普500指数。
至此,Capital One的金融帝国正式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