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自进入讨论之初,金融科技公司是否将申请、获得认可,一直是市场焦点;这之中,比如蚂蚁金服,平安旗下壹账通、陆金所、百度金融、京东数科、商汤科技等各类互联网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和人工智能等科技金融公司,多有被关注。
科创板细则3月1日出来后的第一时间,券商中国记者向国内排名靠前的金融科技公司求证获悉,对方表示,“还没有上市计划”。
金融科技公司能上科创板吗?
“从监管要求来看,(金融科技公司)首批(登陆科创板)应该是比较难的,后面不排除这种可能性。”某头部券商资深投行总监告诉券商中国记者,结合目前的科创板细则来看,蚂蚁金服这类金融科技公司是符合申请条件的,但还需考虑的是,这类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是否真的符合“科创”的概念。
《注册管理办法》以136字明确了哪些企业可上科创板,发行人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应当符合科创板定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优先支持符合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具有稳定的商业模式,市场认可度高,社会形象良好,具有较强成长性的企业。
而在上述资深投行总监看来,这类金融科技公司可能是潜在标的,当前来看,其是否登陆科创板有有几大因素需考量:
第一是行业领域,相关文件细则明确了六大行业,金融科技公司并不属于六大行业典型之列,金融科技公司还有一定的争议性;
第二,大部分金融科技企业,目前来看,盈利状况并不理想,除了蚂蚁金服等特例,很多企业的商业模式也并未成熟;
第三,偏向金融类的行业都会涉及到监管,这就意味着伴随着不确定性,并且金融属性本身也与“科创”概念并不太符合。
“大部分排名靠前的支付公司,营收等财物指标符合,但是第一批获得认可的科创板企业肯定是符合‘科创’属性的典型代表。”该资深投行总监表示,支付机构是否登陆科创板,需要考虑上述同样的几大条件。
财务数据方面,蚂蚁金服披露的最为详尽。2019财年q1,蚂蚁金服净利润24.26亿元,环比增长4倍;上个财年前三季度,其均实现盈利,税前利润分别为21.04亿元、52.43亿元、53.20亿元和5.23亿元,当年第四季度,蚂蚁金服因加大对新用户补贴成本大升出现亏损;最新的阿里巴巴财报中,因分润计划停止,蚂蚁金服未披露最新盈利数据,但据其官方透露,蚂蚁金服的技术服务收入大增,并重点加大用户获取、产品创新和全球化扩张方面的积极投资。
百度金融(去年拆分后启用全新品牌“度小满金融”)的营收数据是,截至2018年3月31日,百度金融服务业务总资产470亿元,总负债412亿元,据百度官方称,去年8月度小满金融分拆后首轮融资额超19亿美元。京东数科(也即此前的京东金融改名而来)此前披露的是其2017年收入44.5亿元,从收入构成来看,消费金融(京东白条/金条等)在总收入中的占比超过一半,供应链金融和支付业务分别是第二大和第三大收入来源。
而人工智能领域科技企业,金融领域是其基于核心ai能力全流程融入b端企业智能服务的众多场景之一。比如,追一科技的人机交互技术(AIForce智能平台,NLP+深度学习+搜索的核心技术组合)已出现在银行信用卡和券商保险机构产品里;业内关注的商汤科技的生物识别技术除了进入各大金融机构平台,还应用于安防/自动驾驶/智能零售等领域。
从该类企业披露的财务资料也不难看出,上述资深投行人士分析指出的部分企业商业模式成熟度/行业属性不确定性问题所言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