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劝劝你弟吧,让他少花点钱!”回老家见到三舅,还没寒暄几句,他就开始愁眉苦脸。他的儿子,也就是我表弟,平时开好车、穿名牌,让我这表哥也自愧不如。据三舅讲,表弟的工资根本不够他花销,很多钱都是从网络平台借来的,连本带利欠了不少。不过表弟本人倒有另一番见解,觉得将来肯定能挣大钱;再说现在年轻人出门,不弄得光鲜点,在朋友那里也没面子。
我表弟的情况在中国的年轻人里很有代表性。新一代青年的消费观念已经发生巨大改变,越来越多人崇尚超前消费。一份调研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白领存款超过3万元的仅占三成;两成白领则欠了债务;连大学生也在借贷消费。某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调查显示,53%的中国大学生贷款购买化妆品、衣服、电子产品等,多属于能力范围之外的超前消费。
年轻人和父辈之间消费观差异巨大,折射出中国社会几十年来的巨变。老一辈人经历过社会动荡和物资短缺,对“饿肚子”记忆犹新,因此不敢消费,储蓄率高得惊人。况且在计划经济下,也没多少可消费的东西。新一代人成长在改革开放后物质丰富的时代,花钱悦己、追求生活品质成为普遍现象。
社会的进步尚不足以完全解释这现象,另一原因是互联网对年轻人价值观的塑造。人们更容易接收资讯,也更容易了解他人的生活,由此带来的攀比、炫耀、跟风现象增多,网红推荐、朋友分享,都能成为诱导冲动消费的原因。再加上一些自媒体联合商家对年轻人洗脑,如“女人会花钱才有人爱”“会花钱的人才会挣钱”等,让很多人深受毒害,纷纷越级消费。光鲜的外表下,是负债累累的账单。
新的借贷渠道也为年轻人超前消费提供了便利。以前金钱的往来主要发生在亲朋、同乡等熟人之间,如今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始扮演重要角色,房贷、车贷、信用卡等走进人们生活。正规金融机构需要严格的资质审核,门槛还是较高。于是,新出现的网络金融平台抓住机遇,鼓励年轻人借钱消费。
手指一按,金额到账;手指一点,货送上门。在网上,金钱仿佛只是一个数字,借进来和花出去都显得很容易。很多年轻人还没学会挣钱,就先成了“负翁”“负婆”。有人因此把身份信息“卖”给不法之徒,还有女大学生为了借钱买口红和包包,甚至拍下自己的裸照作为抵押,结果照片被挂到网上,人生从此陷入深渊。
部分中国年轻人陷入超前消费陷阱,为新加坡的青年提供了警示,毕竟消费主义和网络发展具有普遍性。应该说,消费观本无对错之分,无论节省还是大方,只要自己开心,别人无可置喙。但前提是正确的判断,消费要和自身情况相匹配,也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风险。
“今朝有酒今朝醉”固然不妥,把希望寄托在“明天会更好”也未必保险。现今的年轻人未曾经历过日本泡沫破灭那样的事件,在有限的人生认知中,总觉得社会高速发展,自己也会一直升职加薪。现在的经济大环境尤其是就业环境并不十分乐观,倘若有朝一日爆发经济危机,今天的超前高消费就等于是给明天的自己“挖坑”了。
人们常常忧虑“老后破产”,殊不知还有一种更可怕的境地,就是“年纪轻轻已破产”,不知那些花着借来的钱高消费的年轻人,有没有勇气面对那样一种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