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企业的金融布局,互联网公司有流量、有忠粉,低成本获客是其优势,但金融业务不是一锤子买卖,金融消费者需要有更好的消费体验,金融生态搭建也需要市场、合作伙伴以及消费者的共同支持,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近年来,部分互联网企业在某些专业领域取得优势地位后,逐步向金融业拓展,获取多个金融牌照并建立综合化金融平台,比如阿里巴巴、腾讯、苏宁云商、京东等。
小米金融和360金融都成立于2015年,持有若干牌照。小米金融已布局银行、小贷、支付、保险经纪等。小米金融相关负责人曾表示,互联网小贷板块已累计发放消费贷款超1500亿元,在贷余额超300亿元。360金融旗下产品包括360借条、360小微贷和360分期,持有融资担保和网络小贷牌照。
“科技企业拥有金融牌照,一方面是因为伴随监管趋严,这些依托互联网开展金融业务的企业正在面临着违规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持牌经营更有利于合规发展;另一方面,一些科技企业也希望金融能成为新的盈利点。”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金融业务专业化程度高,不是任何一家互联网企业想干就能干好的。比如小米金融,其核心业务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C端互联网小贷以及B端供应链金融上,而在支付、保险、科技赋能等领域,与行业知名企业差距较大。
另外,还有部分机构和平台销售大量资管产品,涉众风险突出。在小米金融的财富板块中,销售有银行、保险、基金等多种资管产品,其宣传语是“安全可靠踏实省心”“优质产品收益稳健”。但《金融时报》记者发现,2018年年中曾有一些“米粉”爆料并发起讨论,“米粉”使用小米推荐的理财平台被骗了,小米该不该负责?专家表示,相关产品发行方看中的是这类平台的客群,但发行人可能存在高杠杆融资、违规发行等问题,因此潜藏着一定的风险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