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消费总额下降11%,弱于市场预测最低值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格局下,国内的消费指数可以说是经济的晴雨表,受国内疫情和国际形势的综合影响,4月全国的消费指数表现惨淡。
国家统计局5月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83亿元,同比增下降11.1%,低于前值7.6个百分点,为2020年4月以来最低。其中,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下降8.4%。
在统计局公布数字之前,多数的经济学家预测区间消费零售的降幅在-10.0%至-3.6%,换句话说,4月消费表现弱于市场预测的最低值。
零售和餐饮均创下1年来新低
按消费类型分,4月商品零售同比下降9.7%,为2020年4月以来最低。
餐饮收入同比下降22.7%,为2020年5月以来最低,低于前值6.3个百分点,显示疫情对实物和餐饮消费的冲击都愈发明显。
由于此次疫情对跨区域物流造成较大影响,网上消费增速也明显放缓。1—4月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速大降3.3个百分点至3.3%,为2020年5月以来最低。
进入4月,据财新网的统计,网上零售额和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均由升转降,分别下降10.2%和0.99%。
生活必需品消费上涨,升级类消费暴跌
从具体商品看,4月消费继续呈现食品、药品等必需品增长稳定、可选消费和升级类消费低迷的态势。
4月粮油食品类消费同比增长10%,高于前值0.7个百分点,饮料消费增速下降5.8个百分点至6%,但仍明显高于消费整体增速,显示在疫情反弹可能导致居家隔离的担忧下,消费者加紧备货;药品消费也维持较快增速,同比增长7.9%。
相比之下,化妆品、金银珠宝等升级类的消费,4月则出现大幅度的下跌,且降幅均超过20%;通讯器材类消费也下降21.8%。
与出行相关的消费,4月增速降幅远超消费总体,其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消费同比降幅扩大21.9个百分点至22.8%;
4月房地产销售低迷,叠加疫情导致装修等活动大幅减少,继续拖累相关产品消费。建筑及装潢材料消费同比下降11.7%,家具类消费同比降幅扩大至14%。尽管囤货催生了部分地区冰柜消费热,但4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消费同比仍下降8.1%。
社会融资规模环比跌80%
受多地疫情反复的影响,4月的社会融资规模和信贷增速明显放缓,增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双双减半。5月13日,央行公布的最新金融数据显示,2022年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454亿元,同比少增8231亿元,较3月的3.13万亿元下滑近80%。
4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9102亿元,同比少增9468亿元,较3月的4.65万亿元减少逾80%。两者都大幅低于市场预期。
人民币贷款明显放缓是多重因素叠加下的效果,影响最大的当然是全国有22个城市“在封”,实体经济的影响进一步显现,俄乌战争让原材料等生产成本上涨等因素,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增多,有效融资需求明显下降。
看不清未来,中长期贷款和住房贷大幅减少
从信贷结构来看,之前占比稳步提升的中长期贷款,4月也增势乏力。4月居民和企业新增中长期贷款合计占比31.7%,占比较3月下降23%,较去年同期下降47%。
贷款的期限跟利率是成反比的,如果人们看好未来前景,会多做中长期贷款,这会减低资金成本,反之,如果大家都不看好将来,那么就宁愿使用“贵”一点的资金。
从信贷分项来看,居民贷款再次出现月度负增长,4月减少2170亿元,同比多减7453亿元。其中,住房贷款减少605亿元,同比多减4022亿元;不含住房贷款的消费贷款减少1044亿元,同比多减1861亿元;经营贷款减少521亿元,同比多减1569亿元。
企业和居民存款继续负增长
疫情影响下,企业融资活动放缓,企业和居民存款继续负增长,分别减少1210亿元和7032亿元,同比少减2346亿元和8668亿元。此外,4月财政支出加大,新增财政存款410亿元,同比少增5367亿元。
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政府债券继续成为新增社融的推动项。4月新增政府债券融资3912亿元,同比多增173亿元。此外,企业股票融资新增1166亿元,同比多增352亿元,在各项社会融资项中表现较为亮眼。
钱继续印,M2供应保持在高水平
“凯恩斯主义”似乎成为了近代大国接近经济萎靡的法宝,每次面对经济危机,就使出“印钱大法”,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
货币供应增速则继续保持较高水平。4月,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0.5%,较上月提高0.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5.1%,较上月提高0.4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同比增长11.4%。
央行表示,4月末,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分别为10.5%和10.2%,均保持在10%以上的较高水平。从4月金融统计数据看,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稳健。未来央行将继续稳定信贷总量,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
受多地疫情反复的影响,居民的存款和借贷均缩水,全国4月份的消费,除了粮油食品、药品同比上升,其他升级类消费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如化妆品、金银珠宝、服装、出行、装修建材等均出现超过20%的跌幅。消费疲软的同时,贷款规模也大幅下滑,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暴跌80%,显示企业和个人均对未来的信心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