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一本财经举办了“开放·融合”第二届银行创新与金融科技高峰论坛。在论坛上,举办了名为“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如何合作共赢”的圆桌论坛。
论坛的主持人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何平。参与嘉宾为飞贷金融科技高级合伙人潘静、闪银联合创始人兼CIO李昊、微贷网副总裁、首席运营官叶巍、百信银行金融科技业务负责人周北春。
以下为圆桌论坛实录:
何平:非常荣幸主持这场关于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合作共赢的圆桌讨论,我也听了各位嘉宾的精彩发言,学到了很多东西,确实也有很多问题想和几位青年翘楚一起探讨,首先请各位嘉宾简短介绍一下自己和自己从事的业务。
潘静:我来自飞贷金融科技。飞贷的业务主要包括两个方向:首先,我们在积极和银行、保险、信托、支付等机构进行业务输出合作。除此之外,我们下面也有一个互联网小贷公司,所以在信用类业务、经营类、场景类业务,我们也有一些自营资产。
李昊:我是来自闪银的李昊。闪银是一家科技型助贷机构,主要有两块业务:一是做生态连接器。把千万用户与信托、银行、消金等机构连接起来,为客户提供小额的消费金融服务。二是技术赋能。闪银帮助国内外的银行更好地去做客户的获取、留存、服务的提供,提升客户的体验和粘性。
叶巍:我来自微贷网。微贷网一直在给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今年是第八年。
周北春:大家好,我来自百信银行。百信银行是由中信银行和百度联合成立、全国首家获批的独立法人直销银行,于2017年11月18日正式对外营业;我们是一家AI驱动的数字普惠银行,业务全部线上化,科技全部云化。我们通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落地并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从而不断夯实科技能力、拓展金融业务领域。
何平:感觉各位从事的业务和今天的主题非常相关,相信我们会有非常热烈的讨论。第一个问题,根据大家从事行业的经验以及一些观察,你们认为目前金融科技和银行合作在哪些方面是比较成熟或者成功的?
潘静:我们自身做的业务一直围绕信贷。所以从这两年市场发展的情况来看,金融科技与银行之间,从原来的助贷业务合作,到围绕着风控、技术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乃至于围绕整个业务的联合运营,双方在信贷业务的合作上已经进入到了越来越开放、融合度也越来越高的阶段。另外除了信贷领域,支付、智能投顾等领域,现在也有了非常成熟和标准的解决方案,支持银行在相关领域的发展和迭代。
李昊:两方面合作走向成熟。
一是用户层面,双方从追求高效获客进入到追求用户精细化运营阶段,即从追求量到追求质。早期,伴随持续释放的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双方的合作更关注如何高效获客。现在,随着行业由增量市场过渡到存量市场,双方的合作进入精细化运营时代,更追求如何进一步提升业务效率、客户体验,以及优化成本。
二是机构层面,双方的合作模式由松散式合作走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合作。早期的合作中,金融机构更多把金融科技公司当做获客的合作伙伴,即渠道,金融科技企业在金融机构外部,承担服务提供者的角色。现在,双方的合作更多是把金融科技内化到金融机构里,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合作,以此实现服务升级。
叶巍:我工作了十几年,有两个比较长的阶段:前面五六年,我一直在互联网公司;后面五六年,在传统金融行业。我认为,金融科技和传统行业在过去的十年有三方面的改变:
首先,是人群定位方面。以前传统金融就在做优质人群。但是从金融科技开始,我们做了另外一件事情——就是要证明你也许不是坏人。我们整体上是做头部和长尾,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改变。
第二,服务姿态。原来传统银行是甲方姿态,不管是服务意识、提供产品,都是甲方姿态。过去十年,金融科技让传统金融的身份从甲方过渡到乙方。
第三,服务对象,从对待“客户”过渡到对待“用户”。比如,十年前到支行的客户,去了会有服务人员引导你做完所有服务,你不会接触到任何产品。但是过去十年,我们发现,我们不太需要教用户做这些事情,而是应该引导用户自己在线做这些事情。这就是从客户到用户的转变。
这也是传统金融在过去十年因为金融科技的发展的改变。即用户的定位从头到尾,从甲方到乙方,从客户到用户这三方面的转变。
周北春:实际上大家很多理念都已经趋同了。百信银行是一家数字原生银行。刚才李总提到的也是我们已经建立的B2B2C模式,即场景在前面,科技在中间,我们更像是平台,作为金融业务的基础支撑,提供我们的金融专业能力。
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个模式就像两部水渠,各自都很专业,前面的水渠是金融科技,后面的水渠是银行。因为双方专业和理念的差异,导致了水沟可能会有缝隙漏水;导致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造成两边流量的供给效率达不到最优状态。
现在这样的发展情况下,国家监管赋予了百信银行探索金融+科技的使命,所以我们正在进行B+B2C模式的探索,这个变化就是从“To”变成了“+”,我们希望和场景方形成“水库”的概念。如果说原来是连接,现在就是耦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目标是服务好客户,提高体验。百信银行到现在服务了约2188万用户,发展很快,但是如何真正地为我们的用户提供无处不在的金融服务,需要场景方和银行更好地耦合在一起,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共生的关系。
何平:各位嘉宾从各个角度做了产品的融合、专业能力的提升、市场拓展的渠道与渗透。银行金融机构的定位,因为金融科技的出现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些都是比较成功的做法。你们觉得,当前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双方之间的合作有着什么困难和挑战?你们是如何解决这些挑战的?
潘静:在和银行推进的过程中,让我感触比较深的是有两个点:我们很希望和银行一起走B2B2C的方式。但是在B2B的过程当中,有一点是能不能走得长远的关键,就是能力建设的问题。我们在中小银行推进数字化的过程当中发现,可能受到地域的限制,还有本身对人才吸引力的限制,这些中小银行在风控、大数据等领域,很难吸引到足够优秀的人才,去承接我们想做的服务和能力交付。
何平:是谁的能力不足?
潘静:就是那些地处非北上广深,如三四线城市的中小银行。大家可能会非常切实地面临这样的问题。所以在合作的过程中,我们也很希望双方在能力方面能有所构建。我们也在积极探索相对标准化的方式,比如,是否能够借助金融科技的技术开发更多的工具;比如金融平台或者其它更简单、更易用的平台,这样才能真正具备自己的能力。
何平:可能弯道超车,跳出原来自己的范畴。
潘静:这是另外一个维度和方向,不管是能力构建还是融合,最终的落脚点都是希望能够把业务做起来,这也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因为现在银行业还是希望在和金融科技合作的过程中,能把自己的能力建设起来。百信银行本身有很大的资源优势,所以不存在这样的困难。但是对一些城商银行和农商银行来说,它们确实会有这样的问题。第二点,作为金融科技公司,我们对银行的整个决策体系也要去适应,这也是我们必须要接受的。
作为金融科技公司,我们思考的是,如何用更前瞻的视角,更站在银行的角度考虑整个业务规划,并从最终的业务和能力建设角度出发,提供落地性、可行性强、可支持长期发展的方案给到银行。现在我们也在推行更加标准化的方案。
李昊:困难点之一在于双方的思想,即认知上如何一致。
因为互联网公司追求效率优先、客户体验优先,治理结构相对扁平。而合作的银行则拥有相对完善的体系,需要考虑监管的要求和风险。在合作过程中,如果双方都只看中各自短期的KPI,无法一起把客户体验放到第一位,双方都可能会遭遇短视带来的结果,也不利于双方长期稳定的开展合作。
何平: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李昊:我们尝试将团队建设和激励机制融合在一起,比如和中小银行成立合资金融公司,把双方的人员放一起,进行文化层面的融合,进而驱动从业务单元、前中后台、直到细节流程和系统建设的全面融合。
何平:是不是很难改变合作伙伴的激励机制?
李昊:原有的体系相对较难,应该建立一套核心体系,双方把自己的资源,包括人力、技术、数据放在一个池子里面通盘考虑,最大限度地调动各个层面的积极性,站在双方的角度更长远地看待现在所做的业务。
叶巍:我认为金融科技一直在做的就是“普”,传统金融在做“惠”——贷款利率非常低,但是覆盖的非常少。十几年来我们一直在做“普”,问题是没有办法从“普”往“惠”发展。作为一个公司,我们要维持经营,可以提供传统金融机构没有办法做到的金融服务,但是没有办法做到“惠”。传统金融重点在于“惠”,没有办法做到“普”。我们怎么才能从“普”往“惠”靠拢,传统金融机构要从“惠”往“普”靠拢。现在来看谁都覆盖不了谁,这是金融公司面对最大的挑战。
周北春:刚才叶总说的我很有感触。我们的定位是AI驱动的数字普惠银行。普惠是我们的主要领域。为什么前面叫做“AI驱动”和“数字”?我们发现只有通过AI和数字能力,才能实现真正的普惠。银行的金融科技在做什么?其实我们是在做“+”,提升B+B的速度和质量以及融合的程度。但是去做这个“+”的时候,不光是科技能够解决的问题,目前我看到比较大的挑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是专业化,双方都在各自领域很专业,但在对方的领域,就存在认知差异,这样就会造成合作双方在沟通的过程当中出现分歧和信息不对称,这个问题是要解决的。
我们推崇以科技去触达用户、从用户角度去做产品,这也是百信的数字基因决定的。但如何理解场景用户,不同场景下的用户体验应该如何去做,从银行的角度理解还是有差距的,这是我们需要不断迭代思考的问题。
其次是风险控制,应该是双方共同建立,而不是依靠一方供给,应该是双方基于多维度的能力积累共同去做联合风险建模。
最后是监管政策和监管尺度的把握,银行是以审慎经营为前提的,场景方是以用户价值最大化为前提,在合作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在保证所有的金融服务都是审慎的同时,也要保障用户体验的活力,这就是双方必须要把握的尺度。
我理解,要克服银行与场景方的合作挑战,最重要的是双方都要持有开放的心态。有的时候我们发现,场景方可能认为银行作为资源方,天然地位就比较高的,担心合作银行会出现甲方心态。但我们从长期业务摸索下来,合作方现在会越来越认同百信推崇的共生共赢的模式,开放银行不光是技术和API接口的对接,更多的是能力的融合,所以双方要把彼此的技术开放,双方的产品也要开放。
能不能共同联合创造产品?比如我们和度小满的合作,就是联合一起来创设产品,包括生态的开放、理念的认同,这些都非常关键。后面就是金融科技标准化的问题,能不能把这些流程的事情变成一种标准化解决方案,将专业性和合作模式进行技术封装,进一步提升“+”的效率,这就是一个很大的跨越。
何平:标准化很有意思,但是不是应该由政府的某个部门和机构出台标准化的东西?到了各个金融机构或者金融科技公司,这个可能是很难实现的。几位嘉宾的视角都各不相同,包括金融机构的能力、理念的互通,从惠到普,从普到惠之间的差异,专业化的共享,服务的标准化,各个视角都讨论了当前金融科技与金融机构合作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未来,你们可以从一到两个点来讲,银行与金融科技最有潜力的合作机会或者方式会是在什么地方?
潘静:对于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来说,大家的合作本身也是基于业务的共通性,以及在这个过程当中,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市场的规模是非常大的,各个类型的报告,对市场的预测规模都在15万亿左右。当前无论是监管层面还是业务开展层面,其实也在经历调整和洗牌。
上午孙总讲到,后续无论是开放还是其它业务,怎么选择场景,怎么选择具体业务领域,可能都需要向更小更细更精的方向去走。所以对金融公司来讲,我们也要加强自己这方面的能力,能够在服务银行的时候做到更专业、更精细、更加本地化,尤其是支持很多中小银行去做普惠小微,服务好本地经济这方面的想法和业务的规划。
何平:刚才提到开放银行,李总认为开放银行会给科技企业带来什么机遇?
李昊:开放银行发展遇到的一个问题是,银行提供的服务虽然很多元,但在现有模式下,用户更多是对场景和渠道的信任。如何将用户的信任从场景和渠道,迁移到银行本身,进而带来更多的交叉销售和更深度的用户价值挖掘?
一个解决思路是让用户与银行的相互信任,更多是建立在面对面的视角,以此带来的金融科技的机遇,是用科技的东西,在保证监管的要求和安全的前提下,把更多的线下场景挖掘出来,让更多的非网点的东西网点化,并变成银行与客户面对面交流的触点。这也是一种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方式。
叶巍:未来金融还是要做金融,科技还是要做科技,二者未来一定会非常泾渭分明,科技应该开放的是用户和数据。去年我看到的一个数据,我觉得很奇怪,也很吃惊——中国坐过飞机的人只有1亿人,剩下差不多10亿人没有坐过飞机。类似这样的数据,很多都是我们没法想象的。很多用户都是传统金融服务不到的。未来科技应该和传统金融一样,不要再说谁更好,而是把人分很多层,不同的层给到不同的价格。这是科技和金融未来大势所趋的方向。
周北春:我们自己在倡导“无科技、不金融”。因为百信银行是数字原生的银行,在金融科技上进行了高投入,全行科技人员占比超60%。 金融科技是百信银行的基因和核心驱动力。比如开展普惠信贷,如何快速开展业务,控制IT成本,提升自主风控能力,这些都是金融科技团队和信贷业务团队一起要解决的问题。百信银行在实战中锤炼自身能力,用高速高质量的发展验证并不断优化金融科技的能力,形成智惠信贷的解决方案。
其次,我们会格外关注人工智能的能力建设,因为人工智能可能是未来金融产业非常重要的驱动力量。目前来看,人工智能距离规模化金融服务落地还是有差距的,必须由场景方、银行方和金融科技方共同把这条通路打通做宽,AI才能真正触达用户。百信的AI技术已经逐步应用于客户服务、业务运营、审计合规和办公智能化等领域,目前支持15类业务场景,准确率93%+,机器人覆盖率达90%;可以说这是我们探索的成果,希望把AI的成果和大家分享,也希望能越做越好。
何平:各位嘉宾从不同的视角,包括业务的分布和细化,信任的建立、网点的布置、服务的范围、人工智能等等各个视角,考虑到了金融科技和金融机构服务未来可能面临的机遇。
最后我还有一个个人的问题,金融科技的出现,实际上会使得金融机构以及过去传统的金融服务产业链结构发生变化。过去金融机构可能占据产业链的全部,金融科技会不断蚕食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未来金融机构会是怎样的一个业态?就是更具体一点,你们认为以后还会不会存在银行的实体网点?
潘静:相对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来看,实体网点还是会存在。但是物理网点会不再局限于我们到柜台去办存贷业务,更多的会变成银行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即变成在线下与客户互动,能够拉近客户之间的距离、提升粘性的平台。我觉得,这有点类似此前银行提出的“社区银行”理念。
未来,这种网点在很多服务角度上,可能会更类似社区。国外之前也有这种银行方式,已经不是我们常规所说的,一道玻璃墙把客户和柜员隔离开来,而是开放式的办公。能够通过自助式终端解决的业务就在终端解决,如果需要解决相对复杂的问题,会有非常专业的银行业务能够直营和服务。
何平:网点可以变成不像网点。
李昊:我的看法是未来网点可能会不复存在,同时也会无处不在。
一些线下场景会变成“网点+”的概念。举个例子,泰国有一家银行,其很多类似网点的职能是放在7-11便利店的。银行借助这些店来布置设备,用户可以在店里完成开户动作,便利店就有了Mini网点的效果。
未来国内的一些中小银行也可以借鉴,尝试和线下的超市合作,在里面办理一些银行网点的业务;同时用户银行卡的消费积分可以在商户使用,兑换米面油这些东西。
在此过程中,闪银能做的就是通过科技,让不是网点的网点满足风控、监管等要求,把闪银触达的各类场景找到和银行的契合点,促进这样转型的发生。
叶巍:未来的网点应该是会融合,现在的网点未来应该会大变样。我们以前说线下网点不多,互联网在线上给了用户很多选择。但是当选择过多的时候,我们会发现选择太多又不知道该怎么选择。所以未来的线下流量或者线下终端的展示,一定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未来的网点应该还是会越来越多,而且价值会越来越大。因为金融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我们是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金融就是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线下可以给人一种安全感,所以一定会存在。不过(网点)未来可能会没有人了,这是我对这个行业的判断。
周北春:今天的讨论特别和谐,大家的理念都很像。原来上大学的时候,在一个生活区域能取钱、能吃饭、能买火车票,满足了我上课以外的生活需求。现在我们讲线上,这些金融服务都可以在线上完成。其实在2017年的时候,我们的战略是B+B、O+O,我们一直觉得线下是非常巨大的。现在的商场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将来的银行网点可能也和原来不一样,比如在智能设备,或者是在手机里面。我们一定要保证金融服务和场景是非常融洽地在一起,这是很关键的。不是要让用户觉得很突兀,这是大家应该共同探索的一件事情。
何平:各位嘉宾都从自己的专业视角,和大家分享了金融科技、金融机构合作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也给我们展望了非常美好的未来版图,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各位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