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信息
推荐平台

国企集团化(走进国资国企丨推动国企专业化整合,加速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近期在国务院国资委举行的央企专业化整合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11组央企专业化整合项目集中签约。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将适时研究组建服务国家战略目标新要求的新企业,坚决退出不具备竞争优势、缺乏发展潜力的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和低效无效、管理失控的资产,并且深入开展企业同业整合,支持央企间采取共建产业生态圈、行业云平台等多种方式开展战略合作。在未来一定时间内,预计国企专业化整合将提速,重点围绕实业类企业聚焦做强主业,以“进、退、整、合”等方式加大力度推进有关工作。

淡马锡模式的专业化改革

目前央企和各级国企在专业化整合中的几个方式主要包括清理退出非主业企业、整合分散的同业企业以及建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吸纳外部行业资源,前两种属于国有资本存量改革,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则对国企专业化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所谓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是指经过授权改革的国资委下属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狭义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仅指国资委直接出资的国有独资公司本级,它和一般认为的国有企业不同点在于着力通过市场化方式参与所投资企业的公司治理,履行“管资本”职能,而不直接干预所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

目前试点大型央企如招商局集团可以代表国务院国资委持有招商银行和招商蛇口等重点行业的大型上市公司,并由国资委授权招商局集团作为大股东参与两家上市公司的治理管控,而国资委理论上不直接干预两家上市公司的投资经营等事项。这种国有资本管理模式被认为是“国资监管机构-国资投资公司-国企”的所谓三级授权模式,也就是所谓的“淡马锡模式”的本土化。

淡马锡模式作为一种国企改革模式,近年来备受关注。淡马锡是由新加坡财政部全资设立和控股的国企,直接持有四十多家各类重点企业,旗下各级企业共计2000多家,涵盖金融、能源、交通、通信等重点经济领域主要企业,作为新加坡规模最大的企业牢牢掌控着这个城市国家的经济命脉。自成立以来淡马锡在全球范围积极开展参控股股权、基金和证券投资等多种形式的投资,如今管理着近两万亿人民币的资产,与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共同扮演着主权财富基金的角色,取得了较好的经营投资回报。根据淡马锡公布的2021年度年报,公司当年投资回报率达24.53%,自成立以来股东总回报率为14%,且旗下企业无一产生亏损。淡马锡作为国企对市场反应灵敏,懂得抓住市场机遇,例如淡马锡很早就注意到了中国消费互联网发展的红利,通过在国内设立合资公司并大规模招募相关专业人才拓展中国市场业务,成功参与了小米和阿里巴巴等国内知名企业的上市前(Pre-IPO)投资,获取了丰厚回报。

淡马锡模式的成功和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建立以来专业化和市场化定位密不可分。淡马锡是一家严格按照新加坡公司法运作、以盈利为目的的公司,政府作为股东不干预其经营管理,且很早就通过完善的授权机制确保下属各级企业的竞争力。淡马锡作为旗下公司的大股东,很多时候并没有追求对企业的经营决策控制权,比如淡马锡作为大股东对新加坡航空公司都没有派出任何董事,不参与该公司的经营决策,而只是定期享受股东分红。

淡马锡模式有效实现了对政府股东负责和坚持市场化发展目标的兼容,找到了突破国企经济效益不高、借助垄断获得较高利润但效率较低、公司治理不佳等问题的路径。淡马锡模式一开始是作为政府产业管理平台公司建立的,为了解决新加坡国有产业分散和同业竞争的问题,到后来经过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民营化”,旗下公司已通过引入民营资本和上市等方式全面实现了彻底的市场化改革,而淡马锡可以专注于利用收回的资金进行广泛投资,提升国有资产回报率,转变为了如今追求利润回报的专业金融投资公司。同时,作为出资人的财政部每年聘请国际机构对淡马锡进行专项审计,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曝光和整改,建立了有效的治理监督机制。

国资投资公司专业化整合现状

自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务院国资委组建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总数已达19家,地方上由省级国资委牵头组建了142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在国企公司治理、管理授放权、投资运营等多方面探索积累了一定改革经验。今年国资委明确新增中国宝武、国投、招商局集团、华润集团和中国建材5家企业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并对其余12家央企继续深化试点,加快推动专业化整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速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目前试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大型国企在公司治理、经营管控和效益这些方面均已和淡马锡代表的国际标准在逐步接轨。例如,目前大力推动国企董事会中外部非执行董事、独立董事的选聘建设,就是为了让董事会真正成为公司决策的主体而不是将其与公司党委会或者总裁办公会混为一谈,招商局集团和华润集团就都已建立了外部非执行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目前各级国资委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经营投资有了较大的授放权,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基本授权自主开展非主业投资不设投资比例限制,并提高了自主投资决策金额权限,如深圳市国资委就将旗下国有投资公司深控投的投资授权金额定为境内主业不超过净资产20%、约600亿元的投资;在人事领域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也在试点职业经理人职位,而不再要求所有管理层均为政府组织部门和国资委委派的官员。据统计,19家试点中央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实施混改项目数量在全部中央企业中占比近50%、引入非国有资本金额占比近70%,平均职业经理人数、按照契约化管理的人数、公开招聘人数、员工持股激励人数等约为央企平均值两倍。

本土化淡马锡模式的局限和挑战

效仿淡马锡模式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也存在一定局限性。目前各级政府组建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不少都是国企的“翻牌”公司,某些地方政府仅仅是为了完成改革任务将国有企业股权资产整合相关公司或者简单整合平台公司,没有配套进行公司治理和授权管理改革。同时,那些原本具有实业产业的工商类国企要成为真正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需进行重新的战略转型和管理重塑,并且获得国资委的充分授权,否则既无法成为真正的投资公司也无法真正实现对下属企业的市场化管控。

目前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所持有的企业除了垄断性行业之外还有较多商业竞争类行业,属于市场化程度较高领域,会同其他民营等市场参与者直接展开竞争,而近年各级国资出手纾困和收购民企包括上市公司等事件较多,未来如何持续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平稳发展也是国资需要考虑的问题。

此外,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虽然与新加坡同属所谓 “东亚模式”,但我国也更强调“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在扮演着要求国企落实重要经济方针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和培育发展产业等方面的角色。正如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某位专家所言:“中国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必须发挥国有资本在国民经济安全、产业升级转型、企业做优做强的引领带动作用”。国资委作为出资人也依然还是会从企业高层人事安排、宏观战略落实、具体管理制度等方面继续对国企施加影响力,而对于收益的要求则仅仅是其中一部分。

因此,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不能简单复制淡马锡的做法,而是要发展出适合自己的专业化、市场化道路。

更为重要的是,淡马锡模式虽是打造专业集中、治理规范、竞争力强的大型国企样板,但其成功背后存在和我国实际制度环境的差异。我国国有企业无论是政治定位、社会功能作用、和经济规模影响都和新加坡存在较大差别。这就要求打造分级分类的国资监管体系,并有条件的试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专业化投资经营,在提升国企效率和国有资本回报的同时加速全方位的国企改革,加快形成市场化的国资国企体制。中国经济改革本身就是个摸石头过河的过程,通过学习借鉴和融合,有理由相信中国未来会形成一批符合自身实际又更富有竞争力的专业化国企队伍。

(作者系国企研究者)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信用帝 » 国企集团化(走进国资国企丨推动国企专业化整合,加速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福州贷款找我们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